清朝是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聚集中華上下5000年燦爛的歷史文化,累積了無數(shù)的財富,使得清朝皇宮就像一個天然的聚寶盆。在清朝12帝中,康熙、雍正、乾隆不僅擅長詩詞歌賦,更是熱衷于搜羅天下奇珍異寶,引領(lǐng)了一股鑒藏之風(fēng)。 近年來,由于國家對文化行業(yè)的大力支持,各類藏品的價格走勢都是水漲船高,其中清代宮廷藝術(shù)品在拍賣場上屢創(chuàng)天價,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清朝皇宮哪些天價寶貝吧。 ![]()
清乾隆雕漆嵌百寶“大吉”掛屏,此件掛屏取葫蘆之形,以雕漆起框,雕八寶吉祥紋飾,以乾隆朝最常用的卷草和纏枝花卉為輔助,獨具匠心的是將蝙蝠的美好寓意穿插其中,形成“吉祥如意”、“福在眼前”的美好寓意。 搯絲琺瑯童子人像
這對搯絲琺瑯童子人像為銅胎,鎏金飽滿,胎體厚重,造形生動別致,惹人憐愛,琺瑯釉色飽滿有淺藍(lán)、深藍(lán)、松綠等各種顏色,為康熙朝御制工坊所制。 鎏金銅鑲嵌寶石珍珠“太平有象”鐘
這是清乾隆鎏金銅鑲嵌寶石珍珠“太平有象”鐘。100多年來,一直都被法國古董收藏家收藏,直到2007年,被華人收藏家一970萬港元拍的,流失的國寶漸漸都回到國內(nèi)。 浮雕花鳥寶瓶紋六方瓶
與此同時,一個“消失”逾二三十載的浮雕花鳥寶瓶紋六方瓶,更以2200萬被華人收藏家拍得。 此六方瓶身內(nèi)側(cè)涂滿松綠釉彩的手法,充滿歐洲都會風(fēng)貌與艷麗繪飾的特色,頗為驚艷。 青白玉阿彌陀佛像 這是北京匡時2009秋拍,清乾隆青白玉阿彌陀佛像,是件玉雕佛像高度逾三十公分,視覺上的第一印象予人磅礡的震撼效果。此外,玉佛以整料和闐原石雕琢而成,精準(zhǔn)的造型比例與細(xì)膩的紋樣勾勒,更說明了玉雕佛像用料奢華以及精益求精的宮廷制作風(fēng)格。 松石綠地洋彩洋花八卦紋琮式瓶
這是2008年佳士得香港春拍的一對清乾隆松石綠地洋彩洋花八卦紋琮式瓶,高二十厘米 口徑八厘米 ,整體造型精致,顏色豐富,頗有滿族味道。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
中國嘉德2012秋拍,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是乾隆皇帝為表彰先祖的尊崇,下旨鑄造的腰刀,乾隆在位期間共下旨鑄造90把,絕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宮。該刀白玉手柄,刀身刻以祥龍飛騰圖案,鋼刀于近把手處以錯金、銀、紅銅絲相間圖案,一面為"天字十七號"和"寶騰"刀名。 在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清乾隆白玉交龍鈕寶璽“八征耄念之寶”被拍出419750000元天價,最終得主是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 ? ![]() 清乾隆白玉交龍鈕寶璽“八征耄念之寶”,長7.5cm;寬7.5cm;高6.2cm。 這件白玉交龍紐“八徴耄念之寶”刻制于乾隆五十四年冬天,就是為了慶祝乾隆帝80歲生日而特別定制。 據(jù)考證,已知最早的“八徴耄念之寶”刻制于乾隆五十四年冬天,質(zhì)地為和闐玉,并于第二年的立春日開始鈐用。目前發(fā)現(xiàn)鈐蓋有這件拍品印文的是美國史密森尼博物研究院亞洲藝術(shù)館收藏的傳為宋代李公麟《蜀川勝概圖》卷。拍品原是法國貴族舊藏,由美國藏家于1970年購于法國格倫迪寧拍賣公司。 此外,乾隆帝還選取“自強(qiáng)不息”作為“八徴耄念之寶”的副寶,表明他在歸政之前不敢稍存懈怠,以天下百姓為念,孜孜求治,勤于政事的意旨。從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擬定“八征耄念之寶”和副寶“自強(qiáng)不息”之后,便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新寶璽的制作。這種以“八征耄念之寶”為核心寶璽的制作從乾隆五十四年冬天一直持續(xù)到乾隆五十九年,從沒有間斷過,制作總量超過140方。通觀這一時段內(nèi)與“八征耄念”有關(guān)的寶璽制作情況,最令人矚目的是一組主寶“八征耄念之寶”、副寶“自強(qiáng)不息”與引首寶“向用五?!苯M成的固定搭配,形成三方一套的組寶。這種組寶要求三方寶的質(zhì)地、顏色一致,共裝于同一匣中以備應(yīng)用,這種組合同樣應(yīng)該是出于乾隆帝自己的意愿。 根據(jù)《乾隆寶藪》整理,乾隆帝“八征耄念”及“八征耄念之寶”有63方,“自強(qiáng)不息”45方,與兩印組成的宮殿成套印有28套,其中有的同一宮殿名有多套。可知這兩方印文最能體現(xiàn)乾隆本人意圖性情:在八十圣壽之際刻“八征耄念”以自警,“自強(qiáng)不息”以自勵。 印文為“八徴耄念之寶” 清代皇家宮廷藝術(shù)收藏品,都是經(jīng)過數(shù)百年乃至上千年歷史淘汰而積淀下來的精品,所以時下清宮藏品都能夠上千萬的價格都已經(jīng)見怪不怪。清宮藏品是我國歷史上巨大的財富,歷史地位不可動搖。 溫馨說明: 1.加強(qiáng)真品、贗品鑒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盡可能遠(yuǎn)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shù)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fā)展! 3.加強(qiáng)文物保護(hù)正能量傳播,呼吁全社會重視并切實加強(qiáng)文物保護(hù),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ㄋ押W(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