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區(qū),即便是同一民族,由于受地理環(huán)境、自然景觀、產(chǎn)業(yè)特點、生活習慣等的影響,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點,即具有地域特征。但就同一民族而言,共性的文化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哈達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種,無論是西藏、青海,還是云南、四川,只要是在藏區(qū),哈達就隨處可見。 哈達是藏族人民禮儀用的絲織品,是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在藏族社會中,之所以長期盛行使用哈達,是由哈達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決定的,可以說哈達是藏族人民深厚文化觀念的一種重要載體。藏族人自古以來,在社會交往中都是使用哈達來表達自己純潔無暇的誠意。在他們的觀念里,無暇的潔白顏色最能表達人們真誠的心意,從而,潔白的哈達便成為人們表達這種誠意的最好媒介、載體。 據(jù)史料分析研究表明,白色崇拜或尚白是藏族人深層文化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在藏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觀念里,白色象征純潔、無暇、忠誠、喜慶、善良和正義。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以感覺到對白色的崇拜,如:給客人、汽車、門窗、家具、中柱系哈達等。哈達是白色崇拜文化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一種載體。 哈達作為一種禮儀用品,使用范圍廣泛。但是敬獻哈達有一定的規(guī)矩,如對上敬獻、對下賜給、平級互贈等。對上敬獻要把哈達雙手捧獻于對方手里、獻放在桌上或通過代理人傳獻;對下賜給一般要把哈達系于對方的頸項;平級、同輩之間則把哈達捧送于對方手中。哈達的敬獻、賜給、互贈,規(guī)矩頗嚴,不可混淆。(李 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