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在线免费视频|久久久久成人国产免费|亚洲成a人片4444|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XX|久久综合婷婷噜噜综合网站|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欧美日韩专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迪慶州民族博物館——守護歷史民族文化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8-05-19 10:59:29

  博物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和傳播人類生存及其環(huán)境物證為使命的場所,是人類文化記憶、傳承、弘揚與發(fā)展的重要陣地,在延續(xù)人類文明、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迪慶州博物館作為我州唯一的民族博物館,在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播上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州博物館始建于1996年,是迪慶藏族自治州建州四十周年的州慶獻禮工程。但由于受周邊建筑和規(guī)劃的影響,嚴重影響了博物館的吸引力,制約了博物館功能的延伸和拓展。為此,迪慶州委、州政府決定把州博物館從原址搬遷到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迪慶州博物館新館于2007年2月25日動土建設,至2007年8月底基本完成主體建筑建設工程,2007年9月自治州五十年慶典之際,新館如期開館。新建設的博物館規(guī)模和建筑結構更符合當今博物館發(fā)展的要求,總占地面積3239平方米,建筑面積5420平方米,展廳面積3576.84平方米,庫房面積289.8平方米,辦公用房436.32平方米,多媒體室107.1平方米,序廳765.45平方米。文物藏品1500余件,包括宗教法器、佛像、唐卡,民族服飾、生活用品、早期動物化石、青銅器、陶器等多種文物。其中,第一批藏品經(jīng)定級有國家二級文物四件,國家三級文物26件,新館的建設為迪慶州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迪慶州博物館成立10年中,在做好我州“精品旅游窗口”的基礎上搶救性征集流散于民間的各種珍貴文物,同時在民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弘揚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發(fā)揮博物館的窗口作用

  開館以來,先后舉辦了《歷史文物》、《藏傳佛教藝術》、《民族文化》、《民族服飾藝術》、《自然資源》、《建設成就》、《迪慶歷史文化展》、《迪慶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成就展》、《迪慶生物成就展》、《國家公園展覽》、《迪慶書美影展》等二十個專題陳列和三十五個臨時展覽,從多角度介紹并先后接待觀眾近50萬余人,接待城內中小學生近5萬人,充分發(fā)揮了博物館的窗口作用,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定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了解博物館,實現(xiàn)了博物館與觀眾的互動。

  二、民族文物的征集與保護

  藏品是博物館發(fā)揮社會功能的關鍵依托,是博物館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博物館的生命線。迪慶州博物館為了加強館藏珍貴文物的管理,全部盤清“家底”。2007年,州博物館加大了歷史文物建檔工作的進程,在整理所有館藏珍貴文物的同時,全面展開了鑒定和重新登記建檔工作,以便對所有清理過的珍貴文物進行科學保護和管理。博物館加強了對現(xiàn)有館存文物的除濕、防霉變技術,減緩藏品的自然老化,防止機械性損傷和物化生物因素的破壞,使藏品保持固有的面貌,對已損文物進行技術處理,使其損壞現(xiàn)象受到控制。近年來,一方面對大量考古和發(fā)掘的珍貴文物進行認真清理登記和入庫,另一方面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文物征集活動,搶救性征集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少數(shù)民族民俗文物,保護了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物,充實了博物館的文物藏品。

  三、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隨著現(xiàn)代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加快,在社會現(xiàn)代化的大潮中,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外來文化的強烈沖擊,因此搶救和保護民族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民族文物不僅是過去生活的物證也是歷史文化的縮影。民族文物散存于民間,它能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被新的社會物質文化所代替,因此收集和搶救民族文物是當務之急。

  迪慶州博物館是征集、收藏、研究、陳列民族實物、文獻資料的專門機構,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博物館通過其文物收藏功能加強對民族文物的保護,并且利用它所收藏的文物藏品以及所展現(xiàn)出來的民族事項等作為豐富的實物教育資源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在征集民族文物的過程中,不斷挖掘文物藏品以及與其相聯(lián)系的民族事項所具有的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如:藏族的木器制作工藝、尼西土陶制作工藝、納西族東巴造紙工藝等在記錄好文物的來源、流傳地、特征、用途、年代、制作工藝流程等的基礎上,進行音、像、圖、文、實物多方面保存,甚至把征集時的詳細過程記錄下來,使人們更清楚、更具體地了解本民族發(fā)展的歷史和祖先的文化創(chuàng)造。

  保護民族文物的目的是讓人們更好地了解、認識和研究民族文物,推動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讓全社會的人們都行動起來,關注我們身邊的民族文物,搶救我們珍貴的傳統(tǒng)文物,真正使民族文物得到保護和有效利用。(劉恒英)

  國際博物館日的由來

  2008年5月18日,是第31個國際博物館日,2008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服務于社會變革和發(fā)展”。

  “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ICOM)發(fā)起并創(chuàng)立的。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是屬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其目的在于促進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理解與合作,1946年11月在法國巴黎成立。

  1977年5月18-29日,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在莫斯科召開了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來自99個國家15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yè)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1992年起,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都確定了一個宣傳主題。

  中國博物館學會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并成立了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每年5月18日在全國各省市區(qū)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

  “博物館”一詞,源于希臘文“繆斯庵”,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娝故窍ED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著歷史、天文、史詩、情詩、抒情詩、悲劇、喜劇、圣歌和舞蹈,代表著當時希臘人文活動的全部。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規(guī)定的博物館的定義: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機構。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huán)境見證物當作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于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

責任編輯:和玉鳳
南康市| 水城县| 横山县| 台北县| 阿克| 青冈县| 沁阳市| 柘城县| 巴青县| 保康县| 海盐县| 安图县| 大渡口区| 汉阴县| 玛沁县| 乌兰浩特市| 元氏县| 文安县| 光泽县| 高邮市| 南涧| 岳阳市| 景东| 周宁县| 五大连池市| 太白县| 城市| 洛宁县| 崇义县| 什邡市| 文成县| 天柱县| 庆阳市| 田东县| 开平市| 南部县| 岢岚县| 和田市| 印江| 哈巴河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