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在线免费视频|久久久久成人国产免费|亚洲成a人片4444|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XX|久久综合婷婷噜噜综合网站|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欧美日韩专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茶馬古道重鎮(zhèn)獨克宗古城印象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張國華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11:07:20

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公堂夜景 。(張國華 攝)

早晨,當我們無比沉醉的心情漫步在坐落于東方建塘草原上的獨克宗古城青石板路上,太陽剛剛從山崗上露出笑臉,溫暖的陽光普照在古城大街小巷里,此時此刻,總是從遠方傳來牧人歌頌家鄉(xiāng)的優(yōu)美歌聲,“坐落在奶子河畔的建塘,是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殊勝寶地讓我依依不舍”,聽起優(yōu)美歌聲之后,讓我們浮想聯翩,古老的獨克宗古城也依舊靜靜地躺在那里譜寫著千年歲月。

一個地名能夠給我們留下的就是遠去的記憶,這可是不變的事實。我們每個人在每天的生產生活中都離不開地名,地名與我們形影不離,我們每個人將離開了地名就失去了空間位置和方位,不知去向,眼前一片漆黑,這并不是夸張的說法,而是事實,現在我要與大家一起分享的獨克宗古城也是因記憶而誕生,也更因誕生而記憶。

翻開專業(yè)書本,從地名的釋義看,地名是人們對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為了便利自己的生產生活,對自己所處的地理空間位置賦予了名稱,從此,就出現了地名的概念,久而久之,也就誕生了“名從主人”的歷史慣例。從國家利益高度講,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地名往往體現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從文化傳播角度講,地名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一個地方的語言、地理、歷史、民族的內容。從民族性、區(qū)域性角度講,不同民族分布區(qū)域內的地名,一般總是由世代生息在當地的居民以其語言命名,地名的命名依據還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tài)、風俗習慣和其他文化特征。獨克宗古城作為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重鎮(zhèn),它的定位也應該如此,它是迪慶境內的一個代表性的歷史地名,乃至云南全省或全國,它承載的歷史意義非同一般。

夜深人靜的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一隅。(張國華 攝)

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從事地方志編修工作,從《地名志》里翻閱過迪慶境內的大部分地名,從中尋找地名歷史文化信息,包括自然景觀的描述、人文歷史的記敘、思想感情的寓托等歷史文化信息,也寫了關于地名的數篇評論性短篇文章,并發(fā)刊于報端,讓讀者們分享。比如,《獨克宗瑣議》就是其中的一篇,也可以說是代表性的一篇,現在通過再次修改整理后又起標題《茶馬古道重鎮(zhèn)獨克宗古城印象》,與讀者們一起分享。

我家住在尼汝深山老林里,小的時候,就聽說過獨克宗這個地名,如雷貫耳,因為它的歷史地位非同一般,聞名遠揚,也與我們家鄉(xiāng)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家里所需要的物資供需品都要從這里購買得來的,尤其是最需要的鹽巴茶葉、針線布匹,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一直延續(xù)著,我們都在古城里有東家,藏語稱“乃波”或“乃倉”,我們家的東家有“扎博達”“瓜達”等幾家,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歲月,到了現在我們家與他們的后人還有交往,這里充滿著久遠的人情世故。當時的交易都以物易物為主,我們村里的人們把牛羊毛、奶渣酥油,以及山貨人背馬馱,拿到古城東家那里,讓東家去換來鹽巴茶葉、紅糖粉絲、針線布匹等生活用品,東家給我們準備得有條不紊,我們就可以給騾馬馱上馱子,放心回家。

我第一次來中甸是上個世紀70年代在讀小學的時候,來楊通信老師后面背教科書,也可以說是來當背夫,楊通信老師是當時尼汝完小的校長兼老師,納西族,到了尼汝后他學了一口流利藏語,也在尼汝安了家。當時,中甸獨克宗古城的四方街是中甸縣城最熱鬧的地方,人來人往,也是算一條商業(yè)街,街道兩邊排列著在古城做生意的商鋪,生意十分紅火,我們反復在這里逛個夠,直到心滿意足,滿載而歸,至今還記憶猶新。

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堡上聳立的勝利幢。(張國華 攝)

史學專家說,獨克宗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族民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曾經是滇川藏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滇川藏地區(qū)經濟貿易的紐帶。截至目前,古城總面積16.6平方公里,共700多戶,農村人口約3000多人。

獨克宗,為藏語古地名,又稱“宗繞丹噶波”“獨克濃波宗”“達維宗”,位于今香格里拉市建塘鎮(zhèn)老城區(qū),也是過去的中甸縣中心鎮(zhèn)老城區(qū)。自古以來,這里便是迪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zhèn)之一。

獨克宗古城被譽為“達維宗”,意為月光城,與此呼應的是在北邊奶子河畔的一座山頂上建立的“尼旺宗”,意為日光城,其寨堡現在已經被毀落,原址上現在建有一座白塔。曾經兩城遙相呼應,符合香巴拉理想之城“森吉尼達”的構想,即著名的“心中的日月之城”,也是香格里拉的原型。

從語言上講,“獨克宗”這一藏語古地名可以解釋為:“獨”藏語意為:一是石頭;二是要點、主要部分?!翱恕辈卣Z意為:本意為官家住處;引申義為城堡、山寨、碉樓。“宗”藏語意為:一是堡壘、山寨、要塞;二是縣級行政區(qū)或治所,在西藏元代已有此制?!翱俗凇辈卣Z意為碉堡、石堡,多修建于山頭等處的堅固堡壘。

從歷史上講,維西縣塔城鎮(zhèn)戈登村發(fā)現的古文化遺址證實: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迪慶境內就有藏族先民居住,繁衍生息,多以部落為居,如尼汝屬卡(尼汝部落)、碧農屬卡(碧農部落)等。其中,“獨克宗”也是一個部落單位。直到公元7世紀初期,松贊干布先后兼并境內諸部落,統(tǒng)一全境,建立吐蕃王朝。后來吐蕃眾兵南下與唐朝和南詔征戰(zhàn),于唐儀鳳、調露年間(公元676-679年),在維西其宗設神川都督府,在迪慶境內金沙江上架起吐蕃鐵橋,建立東西十六城,“獨克宗”為其中之一,作軍事要塞,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鐵橋東城之一。到了公元13世紀中葉,元朝統(tǒng)一了全中國,也統(tǒng)一了整個藏族地方。迪慶藏族居住地方隸屬吐蕃等路宣慰史司都元帥府,仍沿用吐蕃時期的建制,“獨克宗”也作為軍事要塞。明朝以后,麗江木氏土司在中央皇權的支持下,長期染指康南藏族地區(qū),歷經100多年,先后將大批納西族遷入迪慶,“獨克宗”作為納西族兵駐守的軍事要塞。清康熙六年(1667年)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的軍隊占領康巴地區(qū),并將康巴地區(qū)敬獻給五世達賴為香火地。中甸受固始汗和五世達賴的雙重統(tǒng)治,并設置“宗”。從此,“獨克宗”演進為縣一級的行政機構。

在陽光下高原桃花盛開的獨克宗古城。(張國華 攝)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達賴喇嘛請求清廷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準在中甸立市,獨克宗成為滇川藏貿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時,境內礦業(yè)興旺,四方商賈云集。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寇占領緬甸,切斷滇緬交通,大批援華物資只能越過喜馬拉雅山從拉薩經滇西北運抵昆明,獨克宗古城又成為滇藏與印貿易的中轉站。

1936年,賀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中甸,在獨克宗古城藏經堂兩廂房設指揮部,在此召開了重要會議,紅軍順利通過中甸北上。

在歷史上,獨克宗古城的經歷也很不平靜,總是在艱辛的過程中發(fā)展。最慘痛的一次是在民國初年,中甸縣城3次遭受來自今四川鄉(xiāng)城或香格里拉東旺等地方強盜的搶劫燒殺,中甸縣城被夷為平地。

1957年9月13日,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以來,獨克宗古城地處州府所在地,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從古到今,獨克宗古城在時代發(fā)展潮流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可忽視,需要我們刻骨銘心。

故此,我認為命名“獨克宗”這一藏語古地名有以下歷史原因:其一,依其地形特征命名為“獨克宗”。其二,古時,可能在大龜山頂上修建有堅固的城堡或石寨,并居住有達官貴人(部落和酋長等),統(tǒng)領周圍的庶民。堡寨里經濟較為發(fā)達,人口較為集中。故命名為“獨克宗”。其三,自古以來,這里戰(zhàn)爭頻繁,你爭我斗,互不相讓,是兵家的必爭之地,處于軍事要塞的地理位置。故命名為“獨克宗”。其四,清康熙年間,中甸歸屬于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和西藏五世達賴喇嘛地方政府雙重管轄,設置縣一級的行政機構,統(tǒng)管中甸全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方面,故命名為“獨克宗”。

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古老而繁華的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里游逛,分享香格里拉文化魅力。(張國華 攝)

獨克宗古城建設整個布局以四方街為主軸,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片區(qū),而每個片區(qū)通往不同的地方,其功能也都不完全一樣,有33個巷子,其地形似盛開的八瓣蓮花,如此自然形成的美妙空間,其間街巷縱橫,北方去松贊林寺朝拜的路叫“貢巴朗”,東面到五鳳山敬山的路叫“日達朗”,南部去到達壟壩子的路叫“達壟朗”,西方去百雞寺焚香的路叫“措朗”等。還有許多小巷的路,比如,去挑水的路叫“赤朗”、去水磨房的路叫“赤古朗”等,從這些路名、巷名當中可以看出豐富的文化內涵,非常有意思,非常有代表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變遷,獨克宗古城也隨之變遷,不斷加大保護與建設的力度,2001年,獨克宗古城被批準為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香格里拉縣政府于2002年11月專門成立了古城管委會,著手對古城進行保護、建設,相繼制定出臺了《古城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尤其是2008年又出臺了迪慶州第一個單行條例《迪慶藏族自治州獨克宗古城保護條例》,使得古城“修舊如舊”,仍然保留了古樸滄桑的原貌,煥發(fā)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同年,獨克宗古城又獲得了云南省旅游名小鎮(zhèn)稱號,喜事頻傳。特別是2005年,獨克宗古城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魅力名鎮(zhèn)評比活動,獲得全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名鎮(zhèn)稱號。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受火災焚燒后的獨克宗古城。(張國華 攝)

遺憾的是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獨克宗古城發(fā)生火災,消防、駐地武警和解放軍、當地民兵及干部群眾等2000多人及時投入群眾疏散和抗災救災中。截至2014年1月11日17時46分,古城內明火已經被撲滅。據統(tǒng)計火災燒毀房屋100多棟,造成經濟損失達1億多元人民幣。

經過兩年的恢復重建工作,于2016年1月1日獨克宗古城正式對外開放。為破解獨克宗古城發(fā)展瓶頸,迪慶州從2017年起實施獨克宗古城提質擴容項目。項目總規(guī)劃面積3.05平方公里,核心建設區(qū)面積1.05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

外國朋友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四方街休閑、曬太陽。(張國華 攝)

如今,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古老的獨克宗古城,重新煥發(fā)出了古老魅力,在老街上,酒吧、客棧、飾品店分列兩旁,舊屋變大宅,街巷縱橫,人來人往,一片繁華景象,已經成為旅游休閑勝地,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好友,讓他們感受香格里拉的魅力。

責任編輯:卓瑪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