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zhèn)史跨迪黨支部 ●普自林 王勁梅 茁壯成長的史跨迪核桃林 (王勁梅 攝) 史跨迪村民小組很普通,這個坐落在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zhèn)金星村半山腰的傈僳族村民小組實在太不起眼了,雖說離國道214線并不遠,可在去年以前,到鎮(zhèn)里趕個集還得兩頭黑,村里的老百姓也并不富裕。 史跨迪村民小組很特別,一系列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措施和村規(guī)民約帶來的是村民凝聚力的空前增強,帶來的是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力度的空前加大,帶來的是群眾精神面貌的巨大變化…… 究竟是什么給這個普通的傈家山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6月底,記者帶著一系列問號,走進了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zhèn)金星村委會史跨迪村民小組。 “三公”精神 凝聚群眾 史跨迪不算大,只有75戶人家270多人,記者到村里采訪時幾乎見不到人,感覺到異樣的冷清?!敖裉齑謇锏拇蟛糠秩硕嫉交轮卫砉さ厣先チ??!贝迕裥〗M長、黨支部書記雀坤華不停地搓著滿是泥土的雙手,他剛從滑坡治理工地趕回來。 “要說史跨迪最大的變化,是人的改變?!比咐とA開門見山。他告訴我們,過去村民都只顧自己眼前利益,對生活沒有期望,好多人到下午就已經(jīng)喝得東倒西歪了,只有75戶人家的村民小組四分五裂,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在過去是天方夜譚。別說發(fā)展,連過日子都很困難。 2004年,由雀坤華擔任組長的新一屆村民領導小組成立。當年,雀坤華提出了“三公”精神,這也是他平時最愛說的。即“脫貧致富要像愚公移山一樣奮斗不止、挖山不止,工作作風要像包公一樣剛正不阿、公正無私,對待群眾要象濟公一樣有扶危濟困的胸懷?!?/font> “三公”精神不僅是雀坤華的座右銘,也逐漸成為了全村百姓共同的思想基礎。雀坤華不僅提出了“三公”精神,更對村里的組織體系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 要改變村民一盤散沙的面貌,需要有堅強的組織領導。這一年,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史跨迪新農(nóng)村建設小組相應成立,成員由村里的黨員、致富能手擔任,一共有38人,這38人每人聯(lián)系1至2戶群眾,具體負責把村民領導小組的決定落實到每家每戶?!敖ㄔO小組的成員,都必須率先踐行‘三公’精神,有奉獻精神和集體觀念?!比咐とA說。 “最讓史跨迪村民自豪的還是我們來這時走的那條沙石路?!蓖械慕鹦谴逦瘯ぷ魅藛T邱少文說。 史跨迪過去有的只是可供騾子走的路,村民出去趕街,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半天。“要是帶的東西多點,別說人,騾子都累得死。”村民和江說,“以前也修過幾條路,但都是住得近的幾戶人約起來修,目的就是通向自己家,可沒一條修成”。 2005年底,史跨迪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集體建設活動開始了——修路,修一條大路。沖江河把兩岸的山切割得十分陡峭,沒有一分修路的錢,只有生活還處在貧困線上的200多名群眾。經(jīng)過3年多的奮戰(zhàn),一條寬6.5米,長6.3公里,寬闊平整的通組路修通了,這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通村公路中都很少見。期間投入9萬多個工日。2008年的大年三十中午,全村男女老少還全都奮戰(zhàn)在工地上,12點過后各家才趕回去做年夜飯。 “這可是史跨迪集體精神的結晶,在這條路上你絕對看不到雞蛋大的石頭?!比附M長得意地說。現(xiàn)在村民就像呵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呵護著這條路,如今這條路還在延伸,通向散落在各處的村民家。 如今新農(nóng)村建設小組組員已經(jīng)發(fā)展為69人,能加入建設小組成了史跨迪村民的榮耀,而新農(nóng)村建設小組成員也成了黨支部首選的發(fā)展對象。今年,63歲的建設小組成員丁玉庭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別看我年紀大了,但村里的大小事情沒一件少了我,這預備黨員的身份可是過硬的?!崩隙泛呛堑卣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