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4月29日,龍云電告蔣介石,建議楊森部向兩鹽(鹽源、鹽邊)移駐。電文稱,據孫渡報告,蕭克、賀龍所率的紅二、六軍團已經渡過金沙江,向中甸行進;又據木里土司報告,朱德、徐向前兩股紅軍“亦只隔九龍兩站矣”。電文還稱,就此觀察,蕭克、賀龍、朱德、徐向前紅軍會合已成事實。 歸化寺喇嘛夏拿古瓦手執(zhí)賀龍所頒發(fā)的委任令。 1936年4月21日,顧祝同給龍云發(fā)出密電,通報孫渡縱隊追剿到達祥云的賀龍先頭部隊等情況。電文稱:在金沙江北岸防堵紅軍的部隊,4月20日在川康邊區(qū)沒有發(fā)現情況,但在鄧柯縣(1978年大部劃入四川省石渠縣,現不存)發(fā)現紅軍標語。 紅二、六軍團在中甸短暫停留的幾天時間,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和民族、宗教政策,贏得了藏族中上層人士及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使紅軍部隊得到了休整和補充。歸化寺喇嘛夏拿古瓦等人更是為紅軍日夜奔走,為此,賀龍為夏拿古瓦頒發(fā)委任令。圖為1936年5月賀龍頒發(fā)給歸化寺喇嘛夏拿古瓦的委任令。 1936年5月1日,國民黨“剿匪”第一路軍前敵總指揮劉建緒,為蕭克、賀龍所率紅軍渡江北進中甸,請頒發(fā)“防剿計劃”致電龍云。電文請示頒發(fā)紅軍渡過金沙江后,各部追擊布防計劃。 云南記憶 檔案篇 1936年3月30日,紅二、六軍團領導人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張子意在貴州盤縣召開會議,決定放棄留滇黔邊建立根據地的計劃,執(zhí)行紅軍總部北渡金沙江的指示,并制定了新的戰(zhàn)略方針。根據盤縣會議決定,軍團總指揮部以紅二軍團為右翼,紅六軍團為左翼,向云南疾進,開始了搶渡金沙江、北上會師的戰(zhàn)略行動。 4月11日,紅六軍團攻占富民縣城后乘勢渡過普渡河,一部進入昆明附近的嵩明、富民,直指昆明。當龍云急調滇軍回昆時,紅軍乘虛轉向滇西。4月12日,紅軍從富民縣境內的普渡河上游搶渡過河,立即分兵兩路,突然掉頭向滇西挺進。經過準確判斷敵情,紅二、六軍團指揮部放棄在龍街渡江的計劃,改為在金沙江上游的麗江、石鼓一帶渡江。 紅軍挺進滇西,使蔣介石想把紅軍消滅在滇黔邊境和滇中的計劃再次破產。蔣介石仍不甘心,又提出要把紅軍消滅在金沙江以南的狹小地帶。為此,蔣介石于4月21日到昆明安排部署,并在龍云的陪同下,乘飛機到金沙江視察,多次電令金沙江沿岸各縣毀壞一切船只和渡江器材,封鎖江面,接著又令拆毀麗江東面的鐵索橋,嚴令入滇部隊加緊尾隨急追,并派飛機連續(xù)對紅軍進行跟蹤偵察、轟炸。 左路紅二軍團沿滇西大道前進,右路紅六軍團向牟定、姚安方向前進。4月20日,紅二、六軍團在賓川會合,23日占領鶴慶。紅二、六軍團勢如破竹橫掃滇西,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在短短十余天內途經12個縣境,攻占9座縣城,幾乎一天攻占一座縣城,使沿途國民黨縣鄉(xiāng)政權土崩瓦解,各種反動勢力聞風而逃,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在云南的反動統(tǒng)治。 4月24日,紅二、六軍團在鶴慶分別召開連以上政治干部會議和軍事會議,進行渡江動員,研究部署搶渡金沙江的戰(zhàn)略行動。4月25日,紅二軍團前衛(wèi)四師抵達麗江石鼓重鎮(zhèn),拉開了紅二、六軍團搶渡金沙江的序幕。26日,紅二、六軍團主力全部到達石鼓。 石鼓鎮(zhèn)是金沙江的重要渡口,江寬水急,地勢險要。紅軍在當地群眾幫助下,找到了隱匿的渡船。在軍團總指揮部的統(tǒng)一指揮下,紅軍在石鼓至巨甸120華里的江岸選擇了木瓜寨、木取獨、格子、士可、余化達5個渡口,采取梯次而進,逐步向上游收縮的方法,全面展開了搶渡金沙江的壯舉。27日,渡江進入高潮。28日傍晚,擔任警戒任務的后衛(wèi)部隊順利渡江,至此,經過4天3夜的搶渡,紅二、六軍團人馬全部渡過金沙江。30日,紅二軍團到達中甸縣,爭取了藏族民眾的支持,在中甸縣城一帶短暫休整,六軍團在格羅灣休整。5月5日和8日,紅二、六軍團分兩路北上,7月初到達甘孜地區(qū)勝利完成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戰(zhàn)略任務,隨后與紅32軍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紅二、六軍團從1936年3月初首次進入云南,隨后四進四出云南在黔滇邊的烏蒙山區(qū)展開烏蒙回旋戰(zhàn),到5月14日全部從云南中甸離開滇境,在云南境內活動時間較長,經歷了回旋烏蒙,激戰(zhàn)滇中,橫掃滇西,搶渡金沙江等轉戰(zhàn)歷程,途經27個縣,攻占13座縣城,擺脫了10萬敵軍的圍堵,實現了戰(zhàn)略轉移北上會師的戰(zhàn)略目標,讓蔣介石的追擊夾擊部署落空。龍云在紅二、六軍團渡江后,為防止紅軍回進滇境,令少量滇軍在巨甸、德欽沿江要隘渡口筑堡防守,其余滇軍悉數調回昆明。 紅一方面軍和紅二、六軍團聲東擊西,巧妙運籌,先后渡過金沙江,取得了長征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勝利。而蔣介石盡管兩次親臨昆明督戰(zhàn),也只能看著紅軍從眼皮子下通過而望洋興嘆。(來源:云南省檔案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