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火種沿江播 紅軍精神代代傳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全媒體采訪活動見聞 ◆ 李曉翠 魯茸追瑪 “金沙江水清又清,紅軍恩情比水深。三六年打江上過,翻山越嶺向北進。江邊楊柳根連根,軍人百姓心連心。紅軍走過八十年,革命故事要牢記?!?月22日至23日,伴隨這首流傳在我州金沙江邊的山歌曲子,中宣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全媒體采訪團一行沿著紅軍長征的足跡,深入部分鄉(xiāng)鎮(zhèn)、村組,了解紅二、六軍團在迪慶短暫休整過程中發(fā)生的感人故事。 金沙江邊的碉堡已成歷史 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zhèn)吾竹村開文一組的田埂間,一座廢棄的碉堡毅然矗立著。“這是當年國民黨政府得知紅軍要北渡金沙江,專門安排金江當地民團在江邊修筑的碉堡。當時國民黨命令民團要在當地阻擊紅軍進村,每隔幾里地就修建一個碉堡,在金江鎮(zhèn)共修建了5個?!苯鸾?zhèn)文化站站長張立國介紹。歷經80多年的風吹雨打,這些由土石壘成的碉堡早已破敗不堪,但仍能看出當時修建時預留下的射擊孔。 據張立國介紹,這些碉堡在當時并沒有派上用場,當地幾十名民團成員在得知紅軍隊伍浩大、多達一萬八千多人后,就早早放棄碉堡逃到山里了。而當地群眾也在與紅軍的相處中,完全改變了國民黨所宣傳的“紅頭發(fā)、綠眼睛,殺人不眨眼”的紅軍形象,與紅軍相處融洽,親如一家。 赤心護忠骨 在金江鎮(zhèn)興隆村(原神龍村)鮑學良家記者聽到一個塵封了幾十年的故事。 “我記得,每年清明祭祖,父親都會跑到祖墳邊,給一處無名墳地點香、敬上一碗水飯?!滨U學良說。幼年起,鮑學良每每詢問父親,得到的回答總是:“這里埋著一位鮑家的童子軍。” 直到1977年5月,鮑學良的老父親在彌留之際才將這個秘密公布出來。原來那座無名墓里根本不是什么鮑家的童子軍,而是一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鮑學良回憶說:“聽父親說,當年這位16歲左右的紅軍戰(zhàn)士因為身患瘧疾,加之水土不服,無法跟上大部隊的腳步,便留在當地養(yǎng)病,最終因醫(yī)治無效去世了。家里人擔心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搞清算,便趁著雨夜,用白布包裹著戰(zhàn)士的遺體和隨身物品,將其偷偷掩埋在自家祖墳旁邊的山坡上,也沒有立墓碑?!?/p> 2016年4月15日,香格里拉市和金江鎮(zhèn)相關部門把這位小紅軍的尸骨清理后遷往了迪慶州烈士陵園安葬。鮑學良感嘆道:“后人都應該銘記這段紅色歷史,延續(xù)長征精神?!?/p> 紅軍的“老哥”——姚杰勛 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zhèn)興隆村有一個姚家大院,是興隆三組組長姚衛(wèi)仁二叔姚杰勛家的老宅,賀龍將軍曾在這里短暫居住過。屋內懸掛著賀龍將軍和紅軍二、六軍團五位主要領導人的畫像,櫥窗里還陳列著早已銹跡斑斑的紅纓槍槍頭、酒葫蘆、五角大碗、馬燈等20余件紅軍用過的物品。 1936年,時年56歲的姚杰勛還是一名奔走在茶馬古道南段的“馬鍋頭”,往來于云南與西藏,運送鹽、糖、茶葉等物資。當年4月,姚杰勛的馬隊途經鶴慶時,恰逢紅軍占領了鶴慶縣城。通過交談,姚杰勛了解到紅軍是人民的隊伍,專門為老百姓打天下,便自覺為紅軍當起了向導。紅軍對他十分尊敬,以“老哥”稱之。渡江后,姚杰勛邀請賀龍等人在他家的四合院里建立了臨時指揮部。在姚杰勛的動員下,村里的百姓家家戶戶打開門迎接紅軍,就連村里的空地上也住滿了紅軍。 姚杰勛的孫女姚喜艷說:“當時,賀龍將軍離開的時候,還給我爺爺留下了一盞馬燈和一個硯臺,爺爺多次叮囑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收藏,不能損壞,更不能弄丟,要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紅軍的后代——錢緒文 今年73歲的錢緒文是紅軍錢永福的長子,據他回憶,1934年的一天,他的父親錢永福與堂哥到湖南老家的早市上去賣蘿卜,得知紅軍正在征兵,兄弟倆沒來得及跟家里商量,就跑去參軍了,從此家中再無他倆的消息。而他倆也被分到不同的隊伍中,從此失去了聯系。兩年后,在云南省宣威市,兄弟倆第一次重逢。當時,在偵察連的堂哥帶了只烤雞想與錢永福分享。誰料接到緊急任務后,還沒來得及吃,兩兄弟便再次分開,之后再無音訊。進入云南后,紅軍一路向北,在渡過金沙江后,錢永福因水土不服一直腹瀉,嚴重脫水,體力不支,被留在了金江鎮(zhèn)群眾和崇善家中修養(yǎng)。錢永??祻秃缶驮诋數卮蚺R工維持生計。后來,錢永福在當地娶妻生子。他經常教育子女,多少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紅軍入藏第一站遺址——清香樹 清香樹遺址位于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zhèn)團結村石麥谷村民小組。1936年4月28日,紅二、六軍團在金江鎮(zhèn)、上江鄉(xiāng)短暫休整后,開始向中甸縣(今香格里拉市)開拔。在翻越長征途中第一座海拔4200多米、終年積雪的雅哈雪山途中,遭到中甸反動土司武裝的阻擊。紅軍模范執(zhí)行黨的民族政策,驅散了反動土司武裝。此后,紅軍繼續(xù)前行,到清香樹(今小中甸鎮(zhèn)團結村石麥谷村民小組)宿營。這是紅二、六軍團長征進入藏區(qū)的第一站。 當時,高原早晚溫差大,氣候寒冷,但紅軍依然堅持模范執(zhí)行黨的民族政策,凡是沒有人在家的絕不進入家中借宿,寧愿在野外宿營。他們這一舉動深受藏民的愛戴。后來,當地群眾在清香樹修建了藏式白塔,以示紀念。 一代又一代的接力長征 “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講賀龍、任弼時在迪慶時的故事,每次說到這些事,父親總是很激動,言語也很深情。父親的經歷和情感,影響了我一輩子。”趙嘉林說。 1940年,趙嘉林在獨克宗古城出生了,在父親趙阿印耳濡目染的紅色記憶影響下,1954年,14歲的趙嘉林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投身戰(zhàn)斗中。參軍后,父子倆很少有機會聊起當年的那些往事,但是父親的經歷和對紅軍的情感早已在趙嘉林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70多年來,紅色文化已經融進了他的生命里。 1936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團長賀龍、政委任弼時率領18000余名紅軍順利渡過金沙江、翻越雅哈雪山進入中甸縣,當地老百姓和歸化寺僧人對紅軍不了解,紛紛選擇躲避、逃離。為動員民眾回家,賀龍、任弼時組織召開了一次藏團、漢團、商界代表座談會。當時作為商家代表的趙阿印參加了此次座談。通過這次座談會,趙阿印對紅軍有了真正的認識,積極為紅軍籌辦糧草、護理傷員。 在趙嘉林的記憶里,穿上軍裝就意味著奉獻。他的父親曾經為紅軍出過力、做過事,一直是趙嘉林學習的榜樣。從他參軍起,一直到兒子參軍,無論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趙嘉林一家始終為國家繁榮安定默默地奉獻著。 時光匆匆,80余載轉眼飛逝,激蕩歷史的長征故事雖已遠去,但長征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永恒的,長征的故事也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把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