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王以志深入維西縣塔城鎮(zhèn)巴珠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進一步把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實、抓細、做深,確保高質量脫貧摘帽。抓緊推動宣傳引導工作,講好脫貧攻堅故事,把“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活動引向深入,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增強時代榮譽感和歷史責任感,懂得飲水思源感黨恩,切實增強信黨愛黨護黨和忠誠于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掩映著進村的衛(wèi)生路,坐落在維西縣塔城鎮(zhèn)西南部二半山區(qū)的巴珠村,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全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培育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提升等工作,村容村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地藏族群眾各項收入也越來越高,全村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指日可待。 “家里有幾口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是什么?還有什么困難需要黨和政府幫助解決?”王以志在巴珠村石家本組脫貧戶阿布家中調研時,與阿布的家人及村社干部深入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家的情況。阿布高興地告訴書記,現在日子好過了,兩個孩子一個畢業(yè)后在西藏打工,一個正在上大三。去年他家靠撿松茸和種植中藥材收入近兩萬元,加上國家惠民政策的轉移性收入、生態(tài)護林員補助和女兒的打工收入,家庭收入共有6萬多元,下一步隨著中藥材種植和經濟林果種植效益的體現,家境會越來越好。王以志鼓勵正在讀大三的江初卓瑪好好學習,做對社會、對家鄉(xiāng)有用的人才。王以志還勉勵阿布的小女兒鄧與要多學技能、增強本領,多為父母分憂解難。 在巴珠村王以志還實地查看了藏玫瑰種植基地。巴珠村黨總支書記余春林向王以志匯報,現在全村群眾不僅依靠傳統的林下經濟及種養(yǎng)殖產業(yè),還積極發(fā)展了藏玫瑰、藏紅花、中藥材、紅心蘋果、冰葡萄等種植產業(yè)和肉牛養(yǎng)殖產業(yè),以黨總支+合作社+貧困戶運行模式組織發(fā)動群眾參與,做到產業(yè)資金帶動建檔立卡戶全覆蓋。隨著產業(yè)培育發(fā)展,群眾脫貧持續(xù)增收有了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4年86戶、403人減少到目前2戶5人,貧困發(fā)生率僅為0.37%,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得到更好保護,森林覆蓋率達98.2%。 “你們在這里值守,主要任務是什么?能不能做到進山所有火源和火種都實現管控?”在巴珠村,王以志向正在山林入口值守的村民小組護林防火工作人員了解情況。王以志說,當前全州仍處于森林防火特險期,防火形勢依然嚴峻,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森林防火無小事,責任大于天,全州各級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嚴格按照“零火情”的根本要求和“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思教訓,認真總結經驗,完善機制措施,整合部門力量,加強源頭管控,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全面壓實責任,做到站位全局和到位工作相結合、全面和具體相結合、深入和細致相結合、過程和結果相結合。要堅決克服僥幸心理,以從嚴從實的舉措查漏洞、補短板,切實做到“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護住林”,真正在防和治的過程中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堅決打好森林防火攻堅這場硬仗。 調研中,王以志還深入巴珠村白魯組看望慰問了脫貧戶和玉田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