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中,由于臨時中央負責人的錯誤指揮,沒有能夠粉碎敵人的“圍剿”。黨中央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開始進行長征。 湘江戰(zhàn)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yōu)勢之敵苦戰(zhàn),終于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zhàn)員浴血奮戰(zhàn),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一系列的失敗,引起了廣大干部和戰(zhàn)士對王明軍事路線的懷疑和不滿到達了極點,紛紛要求改換領導。1935年1月,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它是紅軍四處碰壁身處絕境時召開的,從此中國革命一個杰出人物毛澤東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標志著中國紅軍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迪慶日報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