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是明朝河間吳橋(今河北滄州吳橋)人,歷任山東東昌府推官、吏部文選郎中、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等職。范景文的父親范永年,曾任南寧知府,在鄉(xiāng)里享有聲望。范景文“幼負器識”,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為童生時,即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讀書,思有作為。 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范景文中進士后,授山東東昌府推官。《明史·范景文傳》記載:范景文在任東昌府推官期間,時值東昌發(fā)生嚴重饑荒,他盡心賑濟災民,條理荒政,整個郡府都依靠他。不久,范景文被越級提升為吏部稽功司主事,后又任文選員外郎。范景文在吏部為官時,大公無私,提拔了很多賢良之才。后范景文因事告假回鄉(xiāng)。 明天啟五年(1625年),范景文被重新起用,任吏部文選郎中。上任后不久,范景文便上疏請求廣開仕路,招納賢德之士。他上疏言:“天地人材,當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當為朝廷守之。天下萬世是非公論,當與天地萬世共之?!睘闀r人稱頌。當時,朝中宦官魏忠賢大權(quán)獨攬,范景文不依魏忠賢,不附東林黨,無以立足,只好稱病辭官,力保清明。 明崇禎元年(1628年),崇禎皇帝即位后,除掉了魏忠賢等奸黨,魏忠賢縊死,范景文被召回朝廷,得以重用,后出任河南巡撫。明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領兵進攻,范景文率所部八千人進京勤王,軍隊軍餉都靠自給。當時四方援軍多有搶掠剽取的行為,只有范景文所率領的河南軍,秋毫無犯。范景文對自己手下的將士說:“一國之兵,如不能保境安民,便是與賊無異。我希望你們都能嚴格自律?!?/p> 范景文為官清廉,以名節(jié)自勵,從不收受賄賂。明朝時不設宰相,大學士為皇帝顧問,相當于首輔。范景文官拜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很多人登門相求。范景文為杜絕親朋好友前來求他,特地命人在府門上貼上六個大字的告示“不受囑,不受饋”以表明心跡,范景文因此被百姓美稱為“二不尚書”。同僚中有正直之士,以范景文勤政廉潔為內(nèi)容,撰寫成一聯(lián),上聯(lián)是“不受囑,不受饋,心底無私可放手”,下聯(lián)是“勤為國,勤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范景文以本官入閣兼東閣大學士,入?yún)C務。不久,李自成率軍破宣府,“烽火逼京師”,圍困京城。崇禎皇帝召集大臣商議,范景文力諫崇禎皇帝:“固結(jié)人心,堅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辈痪?,京城淪陷,崇禎皇帝自縊?!睹魇贰酚涊d,“范景文趨至宮門,宮人曰:‘駕出矣?!瘡挖叧浚\已塞道。從者請易服還邸,景文曰:‘駕出安歸?’”于是,范景文跳進古井自殺,留下遺書說:“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余恨?!?/p> 范景文著作頗豐,在繪畫和文學方面也很有造詣。他的繪畫作品《五大夫松圖》,流傳至今,成為絕世名畫。范景文作有一則箴言,開篇說道:“周官六計,潔廉為貴?!敝两?,在范景文的家鄉(xiāng)吳橋,這位清正廉潔的“二不尚書”的故事仍然為人所津津樂道。 (文章摘選自圖書《畫說廉政》) (來源:山西省圖書館宣傳推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