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邊蒿枝壩,拉祜山寨美的家……” 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很多人會唱這首《蒿枝壩的花兒開了》。這些淺顯易懂的歌詞是朱有勇為宣傳科技扶貧,專門為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寫的,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二組正是他在瀾滄的“家”。 蒿枝壩二組是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拉祜族聚居村寨,2015年完成了安居房、硬化道路、干凈飲水等建設。2017年,朱有勇和科技扶貧團隊幫助這里爭取到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項目,重點實施綠化、美化、亮化。道路兩旁和公共綠化帶種上了三角梅、炮仗花,房前屋后增添了果樹,村寨里有了路燈,新發(fā)展了馬鈴薯、蔬菜、水果等產業(yè)。2018年,蒿枝壩實現了脫貧。 家變美了,收入增加了,衛(wèi)生習慣也改變了?!凹壹覒魬?、公共區(qū)域打掃得干干凈凈。老百姓精神狀態(tài)很好,有自信,想致富?!敝煊杏抡f,“我為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p> 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科研精神 “家”越變越美的過程,也是朱有勇在科技扶貧中不斷探索的過程。 剛到蒿枝壩住下時,朱有勇就給了村民們一份見面禮——每家10只小雞、兩只豬仔?!梆B(yǎng)大,賣掉,基本可以達到脫貧標準?!笨墒沁^了一段時間,他發(fā)現效果不好,“雞豬養(yǎng)大后,都被村民自己吃了,變不成收入。這樣的扶貧方式不可持續(xù),還是得靠產業(yè)?!?/p> 反復地調研、思考、討論后,朱有勇確定了科技扶貧方向和目標。 “中興呀,你們的任務很重,但是瀾滄不應該窮啊?!闭{研后,朱有勇語重心長地對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說。 在朱有勇看來,瀾滄縣發(fā)展的短板和優(yōu)勢都十分突出。水、土地、光熱資源非常豐富,但產業(yè)發(fā)展、科技應用等方面有著明顯的短板。朱有勇和其他院士專家一道,對瀾滄縣科技扶貧進行了定位——立足地區(qū)資源稟賦,依靠科技建設特色農業(yè)產業(yè),把當地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是朱有勇科技扶貧的重點產業(yè)示范項目。盡管已經有了完整的技術體系,也有實踐案例,但朱有勇仍然堅持不鋪攤子,不搞冒進,必須在當地完成試點、總結,再推廣。 尋找林下三七的示范點比較艱苦。竹塘鄉(xiāng)募乃村小廣扎村民小組有塊林地,土地、光熱、人工林等條件都具備,但是沒有親眼看到水源情況,朱有勇一直不放心。當時是雨季天,山上根本沒有路,但朱有勇堅持要去水源地查看?!皳炝艘桓鶚渲Ξ敼照龋煸菏烤豌@進樹林里。山很陡,有的坡度估計有六七十度。路上摔了幾跤,他不準扶,爬起來繼續(xù)走。手腳都被樹枝劃破了好幾處。”一同前去的竹塘鄉(xiāng)鄉(xiāng)長龔老五說。親眼看到了水源地,朱有勇才拍板定下示范點。如今,冬季馬鈴薯從最初100畝的技術示范推廣種植到17000畝;林下三七從2畝示范擴大到了8000多畝,成為瀾滄縣脫貧摘帽的重要產業(yè)。蔬菜、水果等產業(yè)也基本完成了試點、示范,準備推廣發(fā)展。 “朱院士求真務實的科研精神、循序漸進的工作方法、踏實苦干的工作作風,是我們全縣干部群眾學習的標桿?!睏钪信d說。 作為院士,他親自給農民學員講課,手把手傳授技能,培養(yǎng)出上千名鄉(xiāng)土技術員和致富帶頭人 11月22日下午,朱有勇來到竹塘鄉(xiāng)大塘子村的實訓基地,檢查院士指導班的培訓情況。 思茅松樹下,60名來自各鄉(xiāng)鎮(zhèn)的學員正在練習林下三七的點種。朱有勇來到學員中間,接過一把耙子,示范起拉種植溝。示范幾遍后,他讓身旁學員操作。“輕一點,邊抖邊拉耙子?!薄皩α?,拉得好?!敝煊杏孪驅W員豎起大拇指。教完拉溝,他拿起幾個三七種,擺放到種植溝里?!懊繅诺厥?.4米寬,一行栽12棵苗,不能多也不要少。”朱有勇直起身子,對學員大聲說,“每個人都來操作一下。過兩天每個人發(fā)1000棵苗,就是你們的家庭作業(yè),第一年成活率要在90%。第二年成活率要在70%以上。不能偷懶,我們要到實地抽查的。” 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是朱有勇和扶貧團隊的全國首創(chuàng),針對瀾滄縣素質性貧困和產業(yè)發(fā)展的實際,把課堂直接設在田間地頭,由院士和專家授課,手把手講解和傳授農業(yè)實用技能。 中國工程院派駐竹塘鄉(xiāng)掛職副鄉(xiāng)長毛如志博士說,2017年以來,院士指導班已經招收了24個班1320名學員,學習內容包括了林下有機三七、冬季馬鈴薯、中藥材、冬早蔬菜、熱帶水果種植和養(yǎng)殖技術等。 “課堂在田間、考試看收成?!痹菏恐笇О嗳碌慕虒W模式,為瀾滄縣培育了一大批立足農村的技能型人才和致富帶頭人。 這一期三七班10月份開班,第一天軍訓,第二天朱有勇就上了一堂課。隨后的課程都在林子里的實訓基地,老師邊講解邊示范,學員現場實際操作。林下三七課程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7天左右,要到明年3月份才結業(yè),能夠學到林下三七從種植、管理、采收全過程技術要領。謙六鄉(xiāng)和平村丫口寨小組學員張開明說,和平村來了6個學員,今年正好有一家公司在和平村投資發(fā)展120畝林下三七,公司答應,他們結業(yè)了就可去當管理人員和技術員。“每個月會有2000元到3000元的工資吧,等過幾年我也想自己種些三七,收入會更高的?!睆堥_明說。 他因地制宜找準突破點,把山區(qū)的高原特色農業(yè)提升到新高度,用科技的力量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支撐 竹塘鄉(xiāng)大塘子村的李娜努,今年收獲了第一批林下有機三七?!拔业娜邲]有管理好,只收了10多公斤?!崩钅扰悬c懊悔。即便這樣,三七還是給她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凹由弦郧百u過三七花,可能有五六萬塊錢的收入吧?!崩钅扰?017年度院士三七班唯一的女學員?;丶液?,她投入2萬多元種了2畝,家里還有其他產業(yè),精力分散,三七地沒有好好管理。“種三七不容易,管理要精細?!崩钅扰f,“如果不是自己種出來了,真的不敢想象,我們拉祜族山區(qū)群眾也可以種這么精細的東西?!?/p> 回歸山野林中的林下三七,不用農藥化肥,是品質優(yōu)良的有機產品,價格高效益好,因此對技術要求高,投入也較大。 根據林下三七的產業(yè)特點,朱有勇和扶貧團隊加強與企業(yè)合作,為當地引進、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業(yè)。目前,已有深圳田豐科技有限公司、沈陽龍寶集團公司、瀾滄澎勃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業(yè)到瀾滄縣落戶,使林下三七產業(yè)進入了規(guī)?;?、市場化發(fā)展的軌道。院士專家團隊還制定了瀾滄縣林下有機三七種植技術規(guī)程,堅持規(guī)劃控制、堅持嚴格審批,嚴格種植標準、嚴格基地管理,力爭將瀾滄林下有機三七打造成為全國三七行業(yè)中的著名地理標志。 當地的農民,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等獲得了不錯的收入。竹塘鄉(xiāng)募乃村小廣扎村民小組共有農戶73戶279人。2015年時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45人,貧困發(fā)生率達90%。2017年至2018年,瀾滄澎勃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在小廣扎村民小組種植林下有機三七1280畝,農民通過租賃林地、為企業(yè)管護林下三七,成功實現脫貧,2018年人均純收入達4674元。 “我們村在三七地打工的婦女日子最好過了。手機比我們的好,一人有一輛摩托,樹林下上班,不曬太陽,皮膚還白?!崩钅扰f,明年她還要接著種林下三七,多種一些。 “瀾滄江邊蒿枝壩,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萬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敝煊杏旅刻於紝懭沼?,過幾年,他想把在瀾滄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書名就叫《蒿枝壩的花兒紅了》。(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