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離出艾滋病病毒起,人類針對艾滋病的研究已有近40年歷史。從傳染病中的“絕癥”到如今全球已有3800萬HIV長期存活者,人們對艾滋病已經(jīng)不再像從前那樣恐懼。無論是艾滋病的檢測、預防還是治療領域,人類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艾滋病仍無法得到根治,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傳活動主題為“生命至上 終結(jié)艾滋 健康平等”(英文主題為“?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強調(diào)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攜手應對包括艾滋病在內(nèi)的疾病流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zhàn),為實現(xiàn)防治目標、終結(jié)艾滋病、終結(jié)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我國估計1000人中有1人感染。 每100個感染者就有90個以上是經(jīng)性途徑感染。 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能從外表看出來,檢測是發(fā)現(xiàn)感染的唯一途徑。 什么是艾滋?。?/span> 艾滋病的醫(yī)學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名縮寫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 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殺傷人體中的CD4+T淋巴細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漸下降,出現(xiàn)很難治愈的多種并發(fā)癥,最后導致死亡。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有三種∶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性傳播∶艾滋病可通過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間、男男之間傳播。性伴侶越多,感染的危險性越高。性傳播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血液傳播∶公用注射器,輸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經(jīng)嚴格消毒的手術、針灸、拔牙、穿耳、紋眉等侵入人體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婦女,在懷孕、分娩和哺乳時,可以把病毒傳染給嬰兒。 艾滋病能治愈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無有效預防感染的疫苗問世??茖W家還預測,在未來好多年里都不大可能研究出來有效的疫苗。在一定的時限內(nèi),科學的發(fā)展也有自己的疆域。 ●科學家發(fā)現(xiàn),HIV在人體不斷復制形成子代病毒,其抗原性已經(jīng)迥然不同于母代,導致無法研發(fā)出有效的疫苗。HIV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狡猾的病毒之一了。 ● HIV具有快速復制產(chǎn)生變異能力,在人體內(nèi)平均周期只有2天就更換為新生病毒,這使得不規(guī)范治療容易出現(xiàn)耐藥性。 ●艾滋病期是感染后病程的最終階段,CD4免疫細胞明顯減少,體內(nèi)病毒明顯升高,出現(xiàn)各種嚴重感染、腫瘤。 為什么說艾滋病可防可控? 面對艾滋病,人類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在掌握了更多科學知識和防治規(guī)律后,研究人員達成共識: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應檢盡檢、應治盡治、早檢早治”。 檢測存在窗口期,即從病毒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檢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體需要一段時期?!按翱谄凇北M管檢測不出抗體或病毒,但同樣具有傳染性。不同檢測方法的窗口期長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體檢測,其窗口期在4~12周。核酸檢測是目前最先進的方法,可有效縮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 一般情況下,如果上次高危行為12周之內(nèi)沒有再發(fā)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20世紀90年代中期,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俗稱“雞尾酒療法”的高效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就是由作用于病毒不同復制階段的藥物組合在一起的治療方法。自1996年使用以來,大幅降低了艾滋病的病亡率。 研究證實,實施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后的感染者的病毒載量下降,不但自身免疫力增強,而且對外傳播的概率明顯下降。 我國關于抗病毒治療時機的調(diào)整歷程,從CD4細胞≤200個到≤350個再到>350個開始治療,最后到對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議盡早抗病毒治療。越早開始治療,越有可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哪些人需要主動檢測? 發(fā)生無保護性行為、擁有多個性伴、伴侶/配偶HIV陽性、賣淫嫖娼、男男同性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服食新型毒品、性病患者等。 性伴感染狀況不明。 多次發(fā)生危險行為,應定期檢測,建議每3個月檢測一次。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檢測,可到各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簡稱VCT)咨詢,門診可提供保密、免費的艾滋病檢測服務。 如何預防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遠離艾滋?。?/span> 萬一不幸被HIV纏上,可以用HIV阻斷藥挽救。 HIV阻斷藥是指暴露后預防的藥物,通常指的是在發(fā)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后,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的藥,而且阻斷藥的成功率頗高。但需要注意: 來源:健康中國、中國疾控中心、廣東疾控中心、協(xié)和醫(yī)生說、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