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維西,對出生于80年代的我來說,大部分光景里,最深刻的記憶便是艱難和苦澀的生活。貧窮和落后是我這個時代維西特有的烙印和代名詞,并不是說維西現(xiàn)在不貧窮了,而是相對于現(xiàn)代而言有著不可比擬的差距。 民族小學 1994年,在顛簸了近80公里的路途之后,9歲的我初識維西。記憶里,維西就是一個傾斜的城,安然坐落在大山腳下,處于工業(yè)文明狂風的末端。偶爾經(jīng)過的幾輛拖拉機噴出的煙霧中,我能嗅到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而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呢? 爸爸送我到學校辦完各種必要的手續(xù)安頓好后,離開的那一瞬間,我看見了他眼角即將流出的眼淚。誠然,放下9歲的兒子在這孤獨的城市中求學,是一件很心痛的事。 洋芋、包包菜和發(fā)黃的饅頭,是那個時代我所能吃的家常便飯,也是這個學校留給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記得當時每個星期星期五吃一次肉,美其名曰打牙祭。理所當然的,讀書之余最期盼的就是星期五那一頓難得的牙祭。要想上學,除了現(xiàn)在還保有的手續(xù)外,還必須由村委會、鄉(xiāng)政府層層出具證明,將糧食轉到學校,方能在學校食堂里享用包包菜、洋芋和饅頭。至今回想起來都會唏噓不已。 說到學校,就不能不提到老師。我就讀的42班班主任和老師、李老師兩個女教師分別教授我們語文和數(shù)學。對我們這些來自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相當?shù)膰绤枺稿e了的同學都會受到懲罰,哪像現(xiàn)在的老師對學生,碰不得、打不得,像個玻璃瓶一樣。我至今仍然十分支持老師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來教育學生。和老師會用自己的工資和班費為我們購買一些課外書籍,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等來豐富我們獲取知識的來源。李老師除了嚴厲,更多的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記得新廠的一個同學因為家庭困難中途輟學回家。李老師知道后,帶著幾個學生走了將近10多公里的山路,硬是把輟學的同學帶回了教室。每每想起這個事情,我都會覺得那才是真正的教師,她是個傈僳族教師,所以知道如果這個同學就此輟學,那么今后的人生道路自然是十分艱辛的。 那個時候,每周都會有一節(jié)勞動課。由班主任帶隊,到各班所屬的地里勞作,無非就種點蔬菜之類的活計。收獲的蔬菜全部上交食堂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偶爾也會向市場出售以獲取班費。這樣的勞作很有意義。 關于民族小學,更多的是知識的獲取和成長的快樂與悲傷,在我離開多年以后直至2011年,才重返那所我所熱愛的母校。學校外觀改變很大,今天的學生已經(jīng)不像當年的我們還在吃著包包菜、洋芋和發(fā)黃的饅頭了。他們吃上了種類更加豐富、更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食物了。而我所敬愛的老師們,卻不知道在何方生活呢? 維西一中 民族小學畢業(yè)后,我考上了維西縣第一中學,當時,能考上維西縣第一中學就讀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1996年的9月,我?guī)е@份可憐的驕傲進入和民小僅一墻之隔的維西縣一中,開始了我三年的中學之旅。 一中的校園,比起民族小學的要大得多,光是足球場就足以令年幼的我望而生畏,并不是害怕它的巨大,而是害怕上體育課時一圈又一圈的長跑。新的校園,不僅有教學樓、學生老師宿舍、大禮堂,還有學習知識所必備的實驗樓等等更多也更龐大的建筑和更多的校友。一中在山脊上呈階梯布置,從學校的大門往上,先是足球場,走過寬大的足球場,爬過約70多級臺階后便可達到高中部教學樓,蒼翠的柏樹在教學樓周圍默默生長,一塊非常醒目的匾額橫在樓中的大門上:維西第一學府。穿過高中部教學樓,寬闊的走道,隨著臺階緩緩向上,兩旁的建筑多半是學生的住所,正對面四層高的建筑,便是初中部的教學樓了。 我初中的班主任姓宋,是云南鶴慶縣人氏,據(jù)說相當嚴厲,對學生的管理也相當厲害。開學的第一天,自然免不了班主任訓話,具體說了些什么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什么好話至少當時年幼的我們這么認為。后來,在某次班會上,他還親自朗讀了他從前學生給他的信件,從他朗讀的聲音和眼神中,我看得出他是一個很自負的家伙,自信將來能桃李滿天下。 1997年,這一年,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我記憶最深刻的莫過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時刻,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學校給每個同學發(fā)了一枚紀念章,以紀念這個重大的歷史時刻。多年后,我都相信,我們這一代人,無論我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愛國,至少有一顆愛國的心。 年少的心總是青澀的。在怎么調皮搗蛋也無法避開因為成長的青春而帶來的煩惱,曾經(jīng)在校園里某個安靜的角落很憂傷地唱著《17歲那年的雨季》,信封、信簽紙是那時候的我們傳遞親情、友情和愛情最常用的工具,顏色鮮艷的各種信簽紙上,寫下了我們對青春最最美好的祝福。也曾經(jīng)為了某個小女生整晚整晚睡不著覺。哎,我那青澀的花季雨季哦! 偶爾上街,看見街上有了越來越多的汽車、摩托,這些機械發(fā)出刺耳的聲音在小鎮(zhèn)的各條街道來回穿梭。各種各樣的商品滿滿地充斥著這個小小的縣城,我都感覺快要裝不下了。空氣中,再沒有了清晰的泥土的芬芳,然而,一切都還剛剛開始,我們的生活,正悄悄的發(fā)生變化。 牧羊人 沒有內蒙寬廣的草原,沒有高遠寧靜的青藏高原,我們不是逐水而居在馬背上生活的民族,但我們仍然手持牧鞭,追星趕月,放牧于天地之間。牧羊人,俗稱羊倌。羊倌這個稱謂何時起源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大概是因為專職牧羊而來的吧。在我就讀小學的時候,爸爸的一個嘎綽(傈僳語,翻譯成漢語就是老表的意思)就是一個羊倌。雖然年齡和爸爸差不多,但卻長著花白的胡子,連頭發(fā)也早早地發(fā)白,一眼望去,仿佛被一場暴雪襲擊頭部。因為他的外表,他也有另外一個名字:白胡子羊倌。 瀾滄江峽谷沒有一馬平川的草原,有的只是深山巨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放牧,是一件艱辛和無聊的事情。要想把羊兒養(yǎng)得肥肥胖胖,必須要早出晚歸,有些牧羊人為了便于放牧,在各個山頭、河谷修建了簡易的羊棚和住所,放置一些鍋、茶壺等用品。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奔波在林間、河谷、山巒,羊群到哪他們就得到哪兒,放牧之艱辛可想而知。 白胡子羊倌的大半生,幾乎都和他的山羊一起度過。一年四季,他身上總穿著那件羊皮褂(用山羊皮制作而成的衣服,具有很好的保暖、防水性能),上身斜跨一個傈僳族特有的包用來裝水、食鹽,嘴里叼一個煙斗,抽著辣花煙(也稱蘭花煙),走路的時候,身后的風中,全是煙草散發(fā)出的陣陣清香。每次經(jīng)過我們村子的時候,他都會來和爸爸吹吹牛,討一口熱茶、要一點食鹽什么的。當然,他也時不時地給我的爸爸送來一些羊肉作為回報。 牧羊人除了牧羊之外,為了打發(fā)枯燥乏味的時間,他們還會一些技藝,信手摘一片樹葉,就能演奏出聲調高低不同的山歌,當然,他們也會唱,他們歌唱的無非就是天地、眾神、五谷、六畜,也會有一些哥哥妹妹這一類的情歌。他們的歌聲粗獷、淳樸,他們不是所謂的音樂人,但是他們的歌聲是來自大地、來自天空、來自神靈也來自他們的內心。 在我上中學以后,就很少再見過他了,偶爾聽爸爸說起他的生活也是比較凄涼,再后來我上中專以后,在一次放牧中他發(fā)生意外,不幸身亡。從那以后,再沒有人提起這個長著滿頭白發(fā)和白胡子的放羊倌了。但是我想,他并沒有遠去,只是在天空中或者大地上靜靜地注視著他安靜的村莊和他的羊群。 今天,我在試圖用這些文字記錄和還原我那個時代的一些場景和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為的是在今后的道路中幫助我回憶這些曾經(jīng)的過往和一個時代的開始與結束。 (和建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