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比说街心?,想起這句話,心頭一陣悲慟。 中學(xué)時候,在語文課本上讀到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初讀課文,便被先生厚重的溫情與傷感的哲思深深吸引感染。敘述不緊不慢,娓娓道來,好似一個人在喃喃自語。 關(guān)于生命和母親,史鐵生的筆尖總是那么輕緩真誠。每一段,哪怕就一句,都使我十分震撼。雙腿殘疾的最初幾年,史鐵生自暴自棄,失落彷徨,脾氣也壞到了極點。但這并不影響母親對他的關(guān)愛照顧。 “待她再次送我出門的時候,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許多年以后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笨吹竭@樣的描述,十六七歲的我,感觸頗多。 “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fā)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里,我是多么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薄拔易谛」珗@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這一段,當(dāng)年語文老師點名讓一個女孩朗讀。整個教室靜悄悄的,大家都沉浸在悲痛無奈之中。 最近又看了史鐵生的《合歡樹》。合歡樹,綠葉清新,花如絨球。在史鐵生的筆下,合歡樹是深沉綿長的思念,是質(zhì)樸偉大的母親,是堅韌頑強的人生。 有人說:“史鐵生是最愛笑的作家。”史鐵生的笑充滿了自信、智慧和達觀。在輪椅上生活了近40年,史鐵生一直在思考人生,在表達生活。史鐵生用自己殘缺的身體,不斷地說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皩懽餍枰嬲\?!边@句話,至今仍是我寫作的座右銘。 《病隙碎筆》中史鐵生引用了馬丁·路德·金的話:“切莫用仇恨的苦酒來緩解熱望自由的干渴?!彼嬖V我們,不要把殘疾當(dāng)成一種特權(quán)。我十分贊同這觀點。 “史鐵生之后,談生是奢侈的,論死是矯情的?!币话演喴?,讓史鐵生度過了絕望狂躁的青年;也使他參悟透多變無常的人生。塵世間的事物,史鐵生一筆江河,從容豁達。這是智者的境界。人到中年,再讀史鐵生的文字,更多的是沉思和自省。(作者:吳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