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想寫一篇有關七林旺丹的文章,只是因為有些第二手資料沒有機會向他本人求正,就一直拖了下來。當?shù)弥曳浅3缇吹乃虿≈委煙o效在昆明去世時,采訪他的愿望也就成了遺憾。不過我所掌握的部分第一手資料仍值得一寫,以此作為我對他的追思和緬懷。 最初見到七林旺丹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記得那是1962年,我在獨克宗古城原中甸縣省立小學(今獨克宗小學)讀書。有一天學校里來了一位身著藏裝頭戴狐貍皮帽,肩挎半自動步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男青年。老師介紹說:“他就是被譽為雪山雄鷹的全國民兵英雄七林旺丹。”聽到英雄一詞,頓時讓我肅然起敬,我久久地注視著身邊的這位英雄。七林旺丹脖子上系著少先隊員給他獻上的紅領巾,面帶微笑站在師生們中間的場景,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崇尚英雄和英雄輩出的時代。朝鮮戰(zhàn)場上,英雄戰(zhàn)士黃繼光用胸脯堵住敵人的槍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英雄連長楊根思抱著炸藥包撲向敵群,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盛教舍己搶救朝鮮落水兒童崔瑩。進入和平建設時期,涌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農(nóng)業(yè)戰(zhàn)線的典型陳永貴,工業(yè)戰(zhàn)線的典型王進喜,商業(yè)戰(zhàn)線的典型張秉貴,環(huán)衛(wèi)戰(zhàn)線的典型石傳祥,為保衛(wèi)集體財產(chǎn)英勇犧牲的少年英雄劉文學,為保護集體羊群被冰雪凍傷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各級干部的楷模、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等。 省內(nèi)離我們不遠的滇西瑞麗縣金融衛(wèi)士女英雄徐學惠,為保衛(wèi)國家財產(chǎn)與劫匪英勇搏斗。我們身邊的七林旺丹,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平叛時突出重圍給解放軍送信,途中被同行的暗匪扎詩翁博擊傷,他不顧重傷與其搏斗,血染送信路,把信堅持送到解放軍手中,為營救80多名被困戰(zhàn)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保衛(wèi)新生的紅色政權建立了不朽功勛。他(她)們是那個時代涌現(xiàn)出來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 七林旺丹是英雄,在人們眼里,他又是一位極其普通隨和的人,用誠實、善良純樸等字眼形容他一點不過。不居功自傲是我對七林旺丹最深的印象,七林旺丹的英雄事跡被傳頌開來以后,請他到各種場合介紹英雄事跡是常有的事,他歷來實話實說,從不夸張,更不擺譜。獲得全國民兵英雄稱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他踏踏實實地工作,與東旺的鄉(xiāng)親們一起用辛勤的汗水建設著家鄉(xiāng)。戰(zhàn)斗歲月里他是英雄,和平年代他是率領人民群眾改變家鄉(xiāng)面貌的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我進東旺當工作隊員時,聽當?shù)厝苏f,許多大型機械設備都是他帶領大家分解后人工扛進東旺的。新聯(lián)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事跡陸陸續(xù)續(xù)見諸報端后,被樹為云南省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先進典型,當時的口號是遠學大寨近學新聯(lián)。1969年4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七林旺丹當選中共中央候補委員。要論位高,到目前為止,七林旺丹是迪慶歷史上的第一人。 1973年11月,我在東旺當工作隊員時,參加過由七林旺丹傳達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會議。身居高位的七林旺丹身著一套軍便裝,穿一雙大布鞋,連襪子都沒有穿。傳達時的語氣與衣著一樣樸實,沒有半點官腔。 純樸的七林旺丹,不僅自己感恩共產(chǎn)黨,感恩毛主席,感恩解放軍,還常常教育家鄉(xiāng)人民要常懷感恩之心,賣一個雞蛋也要想到國家。在他的教育下,東旺人民的國家和集體觀念極強,我在勝利大隊當工作隊員時,有一次,工作隊食堂沒有菜,我便跑到附近的阿尼扎詩家去買雞蛋,我問老人家有沒有雞蛋賣?阿尼扎詩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雞蛋怎么沒有,但不能隨便賣。你知道嗎?國家把鹽巴、茶葉等生活必須品用汽車運到翁水,再組織馬幫馱進東旺,供應我們老百姓,所以我們的東西不能賣給個人,只能賣給商店,完成上交國家的任務。”聽了阿尼扎詩給我上的“政治課”,我連忙解釋說:“我是縣里來的工作隊員,工作隊食堂沒有菜。我買去的雞蛋可以報給商店充你的任務數(shù)?!崩先寺牶舐詭敢獾貙ξ艺f:“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是縣里來的工作隊員,只要能充任務數(shù),我這里多的是雞蛋,你們隨時可以來買?!崩习傩沼腥绱藦娏业膰矣^念,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 從1969年到1979年的整整十年間,七林旺丹兼任著從最基層的新聯(lián)大隊黨支部書記到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等一系列重要領導職務。擔任省委副書記,可謂位高權重。聽說當時省里有不少人勸他把妻兒轉到昆明安排工作,可他沒有這樣做,妻兒們?nèi)允菛|旺的普通農(nóng)民。 1976年5月,我和東旺的五位基層干部到昆明省委黨校學習,曾到過七林旺丹當時在昆明的住所,這是一幢極高級又極單調(diào)的住所,室內(nèi)除行李和一套打酥油茶的餐具外一無所有。他對來自家鄉(xiāng)的基層干部們說:“如果我出差了,你們就到我的住處打酥油茶吧?!边@就是七林旺丹,一位永葆本色的高級干部。 1973年8月以前,云南一直存在著一種怪異的領導體制,迪慶、版納、德宏、怒江等四個民族自治州由麗江、思茅、保山地委行署代管,當時在省里工作的七林旺丹向周恩來總理反映后才得以改變。 1973年8月,迪慶州正式從麗江地區(qū)分設出來,自主行使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分設后的第二年,即1974年,迪慶首次在州內(nèi)招工招干,當時組織人事勞動部門提出一個絕對的招工招干條件,規(guī)定只在藏族中招收。時任云南省委副書記、迪慶州委第一書記的七林旺丹得知此事后,及時糾正了這一不當做法。七林旺丹說:“迪慶雖然是藏族自治州,但也包含其他民族,我們要搞五湖四海,迪慶的建設要靠州內(nèi)各民族的共同參與。”在七林旺丹的干預下,那次招工招干才取消了民族限定。平日里也不時聽到有些人議論,說七林旺丹文化水平低,缺乏思想。但我認為七林旺丹不僅有思想,而且很有見地。早在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就把中國各民族的關系論述得十分透徹。指出:“鞏固各民族團結,來共同努力于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七林旺丹就是這一思想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時事造英雄,是1957年那場平叛造就了七林旺丹,使他成為全國民兵英雄,成為享譽全國的雪山雄鷹。1995年,我到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參加民族自治地區(qū)地方報的研討會,甘南報社的總編輯苗志禮以仰慕的語氣關切地向我問及七林旺丹,我給苗總編介紹了七林旺丹當時的情況,告訴他七林旺丹退休后居住在昆明,表示如有機會一定引見。聲名遠揚的雪山雄鷹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被人們淡忘,省內(nèi)外許多正直善良的人都在關心關注著他。 七林旺丹對金珠瑪米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樣金珠瑪米對這位民兵英雄也格外厚愛,我從一次看望七林旺丹的過程中感受到這一點。1989年夏季的一天,我和同在昆明讀成年人大學的中甸縣醫(yī)院醫(yī)生祁繼光一起去解放軍43醫(yī)院看望因病住院的七林旺丹,部隊醫(yī)院給七林旺丹安排了十分寬松的住院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干病房。病房是一個大套間,里面是單身病房,外面是一間約30平米陳設齊全的會客廳。部隊醫(yī)院如此善待已不在高干行列的七林旺丹,我想更多地可能是一種英雄情節(jié)。 崇尚英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情懷。1997年7月,時逢香港回歸,州委決定由州直機關工委牽頭,組織一場有州直機關、駐軍和武警參加的“慶七·一,迎香港回歸”的大型報告會,報告人時任州委副書記熊勝祥事先特意跟我交待,一定要請七林旺丹參加。“七·一”當天,州影劇院近千名州直機關、駐軍、武警的黨員參加,我們請七林旺丹、楊國昌等老領導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報告會開得隆重熱烈,頗具反響。 世態(tài)炎涼,人間百態(tài),雖然大多數(shù)人對七林旺丹一直持肯定贊許的態(tài)度,但有的人對七林旺丹的態(tài)度則隨著他的權力地位的變化而變化。1976年,我在原中甸縣委宣傳部工作時,有一次到昆明省委黨校學習,部里把刻一枚公章的任務交給了我。記得當時刻一枚公章的等候時間少則一個月,可我在昆明的時間只有一個星期,為難之下我找到了省委黨校聯(lián)絡我們培訓班的梁文龍老師,請他幫忙。梁老師是一位很熱心的人,他把我領到城里,連找了三個刻章處,并解釋說,他是七林旺丹家鄉(xiāng)來的,在昆的時間有限,希望特事特辦。最后找到的那位刻章師傅聽說我是七林旺丹家鄉(xiāng)來的,便答應幫我加班。四年后的1980年我又到省委黨校學習,碰到梁老師,我便向他問好,并感謝他上次幫忙。談話間他主動問起了七林旺丹,我實情告訴他,七林旺丹最近在省委黨校高磽分部參加省里組織的“講清楚”學習班,梁老師接過我的話應聲說:“是啊!是??!旺丹也該講講清楚了?!甭犃诉@話我倒覺得有點怪怪的,梁老師對七林旺丹的態(tài)度前后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呢?這不是變成跟著嗅覺走的變色龍了嗎?其實跟著嗅覺走的不只梁老師。當七林旺丹的地位發(fā)生變化以后,很多對七林旺丹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180度的轉彎。 1985年,七林旺丹調(diào)回迪慶任州政協(xié)副主席,年過半百的七林旺丹只身在外,妻兒們?nèi)赃h在離州府200多公里的老家東旺。平判時負過重傷的七林旺丹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感到諸多不適,需要有人照料生活。七林旺丹多次要求州里有關部門為其女兒安排一份工作,以便照料他的生活,但七林旺丹的要求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英雄模范有高大的一面,也有普通的一面,他們也會碰到問題也會遇到難處,也需要人們的理解關心和幫助。 1987年11月,我在原中甸縣衛(wèi)生局局長的任上,有一天碰到時任原中甸縣縣長陳永生,他對我說:“老禹,七林旺丹身體不好,又只身一人在中甸工作,身邊需要有個子女照料一下,看看你能否幫個忙?”我說:“盡力吧?!睕]過幾天七林旺丹本人親自找到我,說了同樣的話。又說:“多次給州里反映,一直沒能解決。女兒的戶口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人也很勤快,就是沒有文化。能不能安排在縣醫(yī)院當個清潔工?”說完這番話,又操著東旺口音的藏話對我說:“扎!扎!恰普心麻綽!”(謝謝,請一定幫這個忙)。聽到眼前這位我一直崇敬的老領導向我說謝,我真的感到很過意不去。 恰好那年招工的權限下放到各用人單位,七林旺丹所講的情況是情理之中事,并且符合政策范圍。用人單位也需要,作為一局之長,本來我有把握拍著胸脯向七林旺丹說,包在我身上。但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只是給七林旺丹說:“阿吾!我們一定研究?!碑斊吡滞さ诙蝸碚椅业臅r候,我還是說,一定研究,請他不必再來。但他仍不放心地來了四次。 在研究招工問題的局務會上,我首先把七林旺丹反映的情況提了出來。記得在會上我是這樣說的:“七林旺丹來找過我,說只身一人在中甸工作,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需要有個子女照料生活,姑娘的戶口問題已解決,人也很勤快,就是沒有文化,要求安排在縣醫(yī)院當個清潔工?!蔽野哑吡滞そo我說的原話在會上作了通報,并首先講了我的意見,我說:“符合政策,工作也需要,安排在縣醫(yī)院當個清潔工,有點文化更好,沒有文化也干得了。”局里參加研究的其他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應該解決。”就這樣,七林旺丹的女兒知詩卓瑪被安排在縣醫(yī)院當了一名清潔工。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就見過七林旺丹,后來也多次碰過面,心中雖一直崇敬,彼此真正認識是在1987年以后。生活中不時會有巧合,七林旺丹被評為全國民兵英雄以后,又被譽為雪山雄鷹,他的英雄事跡被編入云南省小學教科書,被搬上文藝舞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迪慶州文工團曾多次演出二人劇《雪山雄鷹》。小時候我們也學著州文工團在村里演出《雪山雄鷹》,我扮演七林旺丹,摹仿劇還頗受村里父老鄉(xiāng)親的喜愛。沒想到幾十年后扮演過七林旺丹的我能為現(xiàn)實生活中碰到難題的七林旺丹做一件實事。 七林旺丹生前寫了一本書,書名叫《迎著金太陽飛翔》,我很欣賞這本書的書名,從七林旺丹被譽為雪山雄鷹的那一刻,他一生都在迎著金太陽飛翔。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北京有個金太陽,照得大地亮堂堂……。這些都是唱響中國大地,頌揚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歌曲。永遠向著金太陽,一生熱愛毛主席,對七林旺丹來說是堅定不移的。 2009年5月,北京的一位朋友,與我們一同做青年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張惠玲老師到迪慶跟蹤考察項目,在入住的酒店大堂里看到《迎著金太陽飛翔》這本書,想買回北京閱讀,可酒店的管理人員不肯賣,我答應日后要一本帶給張老師,2010年我去北京開會途徑昆明,特意到金牛小區(qū)七林旺丹住處為張老師要書,聽說北京的朋友要看他出的書,七林旺丹高興地給了我一本。 當我走進七林旺丹的客廳,客座對面的墻體上掛著兩幅勾滿了大大小小毛主席像章的錦章,看到這兩幅錦幛,我頓時領悟到七林旺丹的內(nèi)心世界。毛主席生前多次接見過七林旺丹,在七林旺丹心中毛主席是永遠不落的金太陽。 76歲的七林旺丹,看上去精神狀態(tài)還好。我關切地問他身體可好?他說:“最近還好?!苯徽勚兴蛭冶磉_了還想出一本書的愿望,他說:“想請一個有點文化功底,懂藏話且有點時間的人來幫忙?!蔽叶囊馑迹捎谖耶敃r正在幫助團州委做青年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再說昆明香格里拉兩地相距太遠。七林旺丹是位極其厚道的人,答應他的事一定要兌現(xiàn),而且要做好。做不到的事就不能勉強,更不能蒙人,所以我只好請他另找適合的人。那是我和七林旺丹交談時間最長的一次,我們談了許多。臨別前我請七林旺丹與我一起在“像章墻”前留影,那天沒有其他客人,那張照片還是七林旺丹的夫人拉楚大姐給我們照的。 七林旺丹一生雖有起落,但他賦予時代和時代賦予他的仍成正比例。在他退出政壇和淡出人們的視線以后,仍有不少人關心關注著他,大多數(shù)人能公正地看待和評價七林旺丹。他退休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為他安度晚年提供了相對優(yōu)越的條件。這些都是大家所樂見的。 2016年4月7日,在他走完不平凡人生路的時候,4月11日,迪慶州委、州政府、州政協(xié)在昆明為他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再一次喚起家鄉(xiāng)人民和所有熟悉七林旺丹的人對他的追思。愿迪慶人民的好兒子七林旺丹一路走好,永遠迎著金太陽飛翔。(禹中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