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能夠輝映一座城市的品格,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我們習慣于看那動人心魄的大善,而對那些散落于生活的小善往往容易被忽略。雖然它們只是水滴,只是小草,只是泥土,但是正是它們才奠基了我們社會的和諧與美好。因此,我說,太陽不老,小善不小。 一送水工把一桶水扛上六樓,手被扶手上的木刺劃破了。他把水送進胡老師家,轉身回來,卻向胡老師借菜刀。胡老師有些莫名其妙。當聽說他想把扶手上的木刺削掉的時候,胡老師心頭一熱。送水工離開后,胡老師把樓道里的扶手用心地削了一遍,摸了一遍。 “平時看不慣一切的人,今天怎么也‘學雷鋒’?” “我學什么雷鋒?他一個送水工,一兩個星期才爬一次樓,都能停下手頭的工作,把方便留給他人。我天天在里面跑,這是在方便自己啊?!?/p> 舉手之勞,方便自己,也是方便他人。這說不上崇高,但不也是從心底流瀉出的善嗎?因此,我說,看見小善是一種美好,它奔涌起來,小溪一樣流過你的心田,讓你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成為一個讓人看著舒服的人。 小善能夠提升自我修養(yǎng),給自己帶來小快樂。但是,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給予我們的生活空間以小善,那么它就能把愛傳遞,快樂也會在傳遞中強化放大,而劃出一道醉人的霞光,給我們每個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一穿著破舊的婦人帶著孩子乘火車,不慎把一百元錢丟失了。她臉色煞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她有些不正常,就關切地問她怎么了。當聽說她丟了錢的時候,他安慰她,叫她不要緊張,仔細地找找。 一小伙看到了,假裝路過,把一百元錢丟在她的座位底下。她發(fā)現(xiàn)了那張一百元,并沒有露出高興的神色,而是鄭重地找到工作人員說,自己撿到了一百元。 “你不是掉了一百元嗎?怎么不對?” “我的錢是新的,而這張被揉得卷了又卷,不是我的。你趕快到廣播里播一播,掉錢的人不知道有多著急呢?” 廣播里播出了這條消息。但是,隨后,卻又有人撿到十元、二十、一百的消息傳來。當工作人員把一張嶄新的一百元送到她的手上,問她是不是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收下了。 這一百元是哪里來的呢?是工作人員的,他們?yōu)榱怂陌残暮狭ρ萘诉@唱戲。 小伙、婦人和工作人員都是普通的人,做的也是普通的事,卻讓我們看到善良之舉帶來的溫情——季節(jié)的變化我們不能改變,但是心靈的陽光我們始終擁有。他們,正是他們串起了我們這個真善美的世界,讓我們的世界陽光永在。 還記得去年冬天溫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墻上的餐桌”嗎?王艷清在天津市血液病醫(yī)院附近做沙縣小吃。當他看到許多貧困病患和家屬為了省錢點最便宜的飯餐,她發(fā)起了這個活動。沒有想到,很多的市民自發(fā)到餐廳捐贈食物,有老人,有中年,有青年,也有孩子;有公務員,有教師,有醫(yī)生,還有清潔工人…… 一間小店鋪發(fā)起的一項愛心接力,卻匯聚成了一股融化人心的暖流。一份飯菜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它所飽含著的對弱勢群體的呵護、祝福以及鼓勵的情感,不是早就超過了它本身了嗎? 《菜根譚》云,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長。小善如水滴,卻能折射太陽的光芒;小善如小草,卻能報告春天的消息;小善如泥土,卻能孕育身邊的感動……小善不小,太陽不老,因為它能喚起我們內(nèi)心的良知和希望,讓我們對春天始終保持信仰和力量。(章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