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思想品德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和懲罰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正因為如此,正師德,鑄師魂成為了當今教育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究竟何為師德?一言以蔽之,師道在勤。 人們自古便視“勤”為人之美德,因而便有“勤儉可持家”、“勤能補拙”、“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的種種感嘆。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豈有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師”者而不勤者?師道在勤,師者務必勤。然而,師之勤又有它獨特的內涵。 歷史千年滾滾的車輪沒有泯滅夫子的光輝,孔子,這樣一個文化式的存在,點亮了無數教師心頭的明燈。他是高懸晴空的皓月,幾千年蕩滌人們困惑的靈魂;他是澤被田園的清源,涓涓細流卻潤物細無聲;他更是一座高山,雖可攀援,不可逾越。我們尊孔子為圣,膜拜于孔子震古爍今的德才,卻有誰明白圣人也曾“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地苦學經史典籍?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也就越輕松。因此,師道之初,貴在勤學! 然而,勤學就足夠了嗎?絕不!學不可以已,更重要的卻是“思”。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識的海洋一望無際,若只取一瓢飲,顯然難以勝任優(yōu)秀教師的角色;蜻蜓點水般廣泛涉獵卻也不足為倡。勤學不僅僅意味著所讀書籍數量的增加,更需要通過我們的思考內化,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曾經,我因為備課而感到深深的煩惱。每一次,我都要翻看大量的教案,卻仍不知道從何下手。好幾個學期下來也毫無起色?,F在我明白了,現成的教案即使可行,也是別人的成果。參考教案,照搬照演上課是膚淺的,只有認真思考別人教案中體現的教學方法,學習其中的教學思路才能真正提高我們備課上課的水平。因此,師道之學,還貴在勤思! 勤學,所以有所知;勤思,所以有所得。然,師道之重,貴在勤省!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當今社會,反思、內省煥發(fā)出了嶄新的生命力。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反思能力,以促進自己專業(yè)的發(fā)展,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廣大教師進入了浩浩蕩蕩的質疑反思、對比反思、換位反思的大時代。勤省自身,可以使我們的局促變得從容,淺薄變得深刻,浮躁變得淡泊,何樂而不為? 師道彰彰,“勤”只是鳳毛麟角的一斑。我相信,一勤天下無難事。只要我們勤學,勤思,勤省,一定會在師德的道路上,創(chuàng)造更美麗的風景?。?span>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