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舒岳祥在《小酌送春》中寫道:“莫道鶯花拋白發(fā),且將蠶豆伴青梅?!泵枥L的是古人用蠶豆佐青梅,煮酒詠詩的情景。手捧一碗蠶豆香,一顆一顆納入口中,綿軟甜爽的感覺在味蕾上彌散,讓人回味雋永,滋味綿長。 蠶豆是一種有靈氣的莊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莢狀如老蠶,故名蠶豆?!焙⑼瘯r的鄉(xiāng)村,成排成行的蠶豆苗漫生在墻角溝邊、田間壟上,疏密的葉片間,悄悄地綻開白底黑邊的小花,近看好似無數(shù)眼開的眼睛閃著清澈的目光;遠(yuǎn)看仿佛千萬只漂亮的蝴蝶飛舞在藤蔓間,令人賞心悅目?;ㄩ_數(shù)天,便凋謝了,結(jié)出了一串串青青的豆莢,像青蕉、似佛手,煞是可愛。此時的蠶豆,最為鮮嫩,大詩人楊萬里寫道:“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一筆道出了翠嫩如碧玉的蠶豆用來做炒菜最為適宜,入口酥綿,鮮嫩清甜,別有風(fēng)味。 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挎上籃子跟著母親去摘蠶豆。輕輕抓住蠶豆秧,朝著豆莢生長的反方向順手一拉,便能輕松掰取蠶豆莢。新鮮的蠶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們的天然美食。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蠶豆,撕開莢皮,往嘴里一丟,那清甜的氣息立刻在舌尖彌漫開來。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寫的那樣:”只一掰就斷了,兩三粒翠玉般的嫩蠶豆舒適地躺在軟白的海綿里,正呼呼大睡,一擠也就出來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名?!?/p> 回到家,母親剝好蠶豆,用井水淘洗干凈,放入鍋中蒸煮,煮熟后的蠶豆甜中帶糯。母親用細(xì)線把一顆顆熟豆挨個串起來,呈佛珠的樣子,長的是項(xiàng)鏈,短的是手鐲。我常常把蠶豆項(xiàng)鏈掛在脖子上,與小伙伴們嘻嘻哈哈的比著誰的蠶豆項(xiàng)鏈長、豆子大。想吃時就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顆放進(jìn)嘴里解饞。晚上睡覺時也不肯把蠶豆項(xiàng)鏈拿下來,第二天早上起床,蠶豆被壓扁了不舍得扔,繼續(xù)吃。如今回想起來,仍然齒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蕩漾在心間。 蠶豆是一種大眾美食,不管是燜炒炸煮,樣樣皆宜。如把外面的一層皮剝掉,里面的青青的豆瓣更加水嫩,可與雞蛋、韭菜、蒜苗、咸菜、火腿、筍片等或燒或炒,也可做湯,吃進(jìn)嘴里一股清香,是妙不可言的美味。清代飲食名譜《隨園食單》中記載:“新蠶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隨采隨食方佳?!?/p> 中學(xué)課文《社戲》里,魯迅先生小時候跟伙伴們搭船去鄰村看社戲,夜半船過六一公公的蠶豆地,孩子們紛紛上岸偷摘蠶豆,然后就在船上生火用河里的清水將豆煮熟,用手夾著撮鹽吃。在先生的心目中,這鹽撮清水蠶豆的味道勝過母親下廚炒的蠶豆。相比較,我最喜歡的是母親的蔥花蠶豆,熱鍋下油,倒入蠶豆翻炒,抓一把蔥花扔進(jìn)去,顛兩下,直到豆皮起皺為止出鍋。炒出的蠶豆,碧嫩鮮香,入口酥軟,是極有特色的家常下飯小菜。 世間的美好大多短暫,鮮蠶豆吃不幾天,就會漸漸老去,正如《蠶豆謠》所云:“蠶豆青,蠶豆黃,青的嫩,老的黃,由青轉(zhuǎn)黃太匆忙?!边@時的蠶豆另有一番風(fēng)味,可以做炒豆子。把蠶豆放進(jìn)大鐵鍋里不停地翻炒,炒到外皮黃黃的,散發(fā)出一種誘人的香味即止,嚼起來,嘣嘣作響,香脆無比。更有手巧的,還將蠶豆泡了,拿剪刀,很細(xì)致地一一剪花,做成油炸蘭花豆,味道更勝一籌,是不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 “田家豆熟逢蠶月,小莢叢生竟類蠶。熟后香葆千顆脫,餐來繭果十分甘?!泵康叫Q豆飄香的時節(jié),我總要抽時間回故鄉(xiāng)看看,母親都忘不了要我?guī)┬迈r碧綠的蠶豆回去,讓我身在喧嘩的都市,也能享受著這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野美味。(◎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