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在线免费视频|久久久久成人国产免费|亚洲成a人片4444|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XX|久久综合婷婷噜噜综合网站|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欧美日韩专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老人要服老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0:15:45

■楊增適

人到老年都有一番感悟,我的感悟是“老人要服老”。我的老年生活,如果從退休算起,經(jīng)歷了二十五個春夏秋冬。我工作在迪慶高原,按當時優(yōu)惠政策,滿30年工齡可申請退休——才五十多歲,我便從繁忙工作中解脫賦閑在家。時光簌簌,萬物喧嘩。倏忽間我已接近耄耋之年。我終于明白了“好景不長在,好花不常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人的一生豈能例外?

說到“老”,緣于“生”,系于“病”,而歸于“死”,這是我感悟“老人要服老”的根據(jù),其中沒有一絲一毫悲觀成分。

常聽人說,生、老、病、死是人生道路上繞不開的四個站點。此話不無道理。細想四個站點中從“生”到“死”之間距離最長,但不是無限之期,粗略估算也不過三萬多天(以85歲計)。至于“老”人人無法回避。“病”則無人不經(jīng)歷過,只是輕重不同而已。青少年時代身體發(fā)育良好,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強。步入老年體質(zhì)逐年下降,疾病如影隨形,一旦患上不治之癥,就只能安然走進最后一個站點。

老人要服老,切莫忘自己身體條件的限制。人老先從牙齒老起。人活到老年,自幼相隨緊密排列在口腔里的牙齒一個個依依不舍地下崗離去,唯有幾個幸存者支撐門面。營養(yǎng)食品入口嚼不動消化不了,等于白吃。“要吃趁牙齒”此話說得入木三分。人老還從眼睛老起。想當年一眼看得清遠處山路上行走的人是張三還是李四(我居住的阿墩子四面環(huán)山)。如今,在麗江古城繁華的街市上遇見熟人,若不聞對方聲音,一時還不敢貿(mào)然打招呼,生怕認錯人彼此難堪。到醫(yī)院檢查眼睛,才曉得是患了老年白內(nèi)障。遵醫(yī)囑做了手術(shù),果然眼前明亮。視覺恢復(fù)如初,但每天不能用眼過度,這是醫(yī)生的囑咐。于是,不敢多看電視,書讀得少了,報看得少了,文章也寫得少了。人也變懶散了。

每天晚上躺下總聽到院子里嘰嘰咕咕的聲音,不絕于耳。我養(yǎng)的小鳥,莫非犯病,夜里鼓噪,還變了聲音戲弄我?醫(yī)生檢查,原來是我的左耳不能盡職盡責了,醫(yī)生建議我買一個助聽器,我卻說“耳聾心靜,順其自然”。久而久之和我談話的人知道我的毛病,不再責怪我裝聾作啞,擺臭架子。人老了,遇事淡然處之,聾就聾吧,平平安安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足矣!

老人要服老,應(yīng)滿足眼前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我輩同仁的人生經(jīng)歷中,有個時段是忘不掉的深刻記憶: 1958年“大躍進”及其后幾年的困難時期。那是物資匱乏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憑證購糧,憑票買布。農(nóng)村人常因糧食歉收以野菜充饑,城里人出高價買瓜菜補充有限的口糧。身上穿的衣服補丁摞補丁?!靶氯昱f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蹦南瘳F(xiàn)在的年輕人,穿衣是為了裝酷,袒胸露肚臍,短褲穿在長褲外,還有故意穿“破洞褲”。如今無論城里人鄉(xiāng)下人,米飯饅頭雞鴨魚肉吃厭了,山茅野菜包谷蕎麥成了高檔食品,小孩兒不相信“饑荒餓肚”之說。

生活在那些年代,普遍的貧窮讓人們滿足現(xiàn)狀,有口飯吃,有件衣穿,就已知足。

老人要服老,要從名利場中解脫出來,少攀比,多對比。我有一位老庚從事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數(shù)十年,成就斐然。在他贈我的名片上,竟羅列從“國際××學(xué)會”“××作家協(xié)會”到“××縣文聯(lián)”等二十多個協(xié)(學(xué))會或會員或理事或秘書長或副會長的頭銜。我驚問他入這么多會,任這么多職務(wù),你忙得過來嗎?他笑答:“沒事兒,圖個名唄?!逼鋵?,誰不曉得在這些冠冕堂皇的金字招牌里,沒有幾個實在的。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填表加入省作家協(xié)會,后來幾次遷居,與協(xié)會失去聯(lián)系,會員證也丟失了。至今我沒有一個“協(xié)會”“學(xué)會”的身份,不是同樣寫作發(fā)表文章?嘻,“吃不著葡萄莫說葡萄酸。”壓根兒不吃葡萄的人,不會去過問葡萄是甜還是酸。

說到利,離不開金錢。有的老人退休金已拿得不少,還埋怨上級,“為啥不給我辦離休?”申請報告年年向上呈送,揚言不解決問題就上訪。名和利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如老牛負重,活得太累!古往今來,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老人不時出現(xiàn),但珍稀如鳳毛麟角。在我居住的古城里至今活躍著一位年近九旬的文化名人宣科先生,在網(wǎng)絡(luò)的搜索引擎鍵入“宣科”兩字后,馬上會有八十多萬條與宣科先生有關(guān)的新聞和信息出現(xiàn),其中不乏“著名民族學(xué)家”“音樂鬼才”“狂人宣科”等等溢美之詞。他將多年來用辛勤的勞動和智慧的汗水換來的上千萬元現(xiàn)金,捐助于地方發(fā)展教育,支持公益事業(yè)。他那與時俱進、與世同流、與人為伍的品行,學(xué)養(yǎng)深厚的功力令人仰目。因此,也讓他生活得健康自在。十多年前我在一份報紙上讀到一篇文章,作者借別人之口稱自己“某某(地名)的宣科”。眾所周知,宣科之所以能成為宣科,就因為他是他自己。中國當代作家中有不少人寫出宏篇巨著,還有人榮獲諾貝爾獎,他們當中沒有人自稱“魯迅”,也沒有人吹捧他們是“魯迅”。老人服老,淡看名利,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平靜生活,比起那些離世的同齡人,已是幸運,何必干這種提發(fā)抬高自己的蠢事自欺欺人!人到晚年,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更不能干讓原單位領(lǐng)導(dǎo)和家人來“揩屁股”的事。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秉S昏雖然短暫,畢竟是生命田園中的一季風(fēng)景,生命旅途中的最后行程?!袄先艘稀?,正是對生命意義的詮注。

?

責任編輯:王沙沙

上一篇:水缸里的流年歲月

下一篇:葉子的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