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在线免费视频|久久久久成人国产免费|亚洲成a人片4444|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XX|久久综合婷婷噜噜综合网站|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欧美日韩专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我與攝影結緣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09:17:45

??? 攝影雖然談不上改變我的人生,但可以說攝影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過去的年代里,攝影于我而言可望而不可及,是一種奢侈,一種高檔享受。而如今,攝影已經(jīng)悄然走進了平常百姓家里,舉起手機就可以拍照片、錄視頻,用鏡頭定格一幕幕美好瞬間,用心記錄一段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小時候,我在村里的籃球場上看過一部南斯拉夫的電影《橋》,電影里有一位胸前掛著照相機的戰(zhàn)地記者在前線采訪。當時我很好奇地問了問旁邊的老人們,影片中記者胸前掛的東西是什么?老人們告訴給我說,這叫照相機,是拍照片的機器,這東西很神奇,它會把你的影子關在里面,印在紙上,并能永久保存。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照相機和照片,但由于沒有親眼目睹過這些玩意是啥模樣,她們一直都是我心中的疑問和懸念。

根據(jù)回憶,那位戰(zhàn)地記者胸前掛的是一臺徠卡照相機,還配有棕色的皮套,格外醒目。我對這一幕的印象很深刻。

后來步入攝影學習,我才知道徠卡相機是攝影師的專業(yè)相機。在攝影界里常常有人說,一個優(yōu)秀的專業(yè)攝影師不一定會擁有徠卡,但凡是對攝影略通一二的人士都不會不知道徠卡牌相機,都能講出關于徠卡相機的傳奇故事。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它已不是簡簡單單地作為一個品牌相機存在,而是近乎某種信仰,某種潛藏于內(nèi)心的夢想,是對攝影文化魅力和靈性的深刻詮釋,一切美好的記憶在其中閃爍光芒。

后來我讀小學了,課本里也有照相機的圖片和名字,但還是看不到實物,似乎照相機離我們太遙遠了,如同水中月鏡中花。但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鮮、時尚的事物不斷涌現(xiàn)在山谷里,一浪高過一浪。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一年春節(jié)里,我的表哥洛桑七林回尼汝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他帶來了一臺照相機,還給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拍照片,給這年的春節(jié)增添了一個難忘的內(nèi)容。

我的表哥洛桑七林第一個把照相機帶到尼汝山谷里,我也與尼汝老鄉(xiāng)們一樣,第一次與照相機有了親密接觸。這年春節(jié)里,我一直跟表哥套近乎,找機會接近照相機。有一天,我們一起去奶奶家做春客,離奶奶家還有段路程,我便請求表哥讓我背照相機,表哥馬上同意了。我平生第一次背上了照相機……這年春節(jié),我的收獲最大,第一次見到了照相機,第一次背上了照相機,第一次拍上了留影照片,第一次按上了相機快門。

表哥洛桑七林說,這臺照相機叫海鷗120,我就死死記在心里了。后來我查找資料,了解海鷗120照相機,資料顯示:海鷗120是雙反相機,在雙反相機里最大眾化和最普及的產(chǎn)品,其構造簡單,生產(chǎn)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該臺相機參數(shù)是:快門速度B,1-1/300秒……

后來,我的表哥洛桑七林每次回家探親,幾乎都會帶來照相機,他給鄉(xiāng)親們拍照片做紀念,為父老鄉(xiāng)親們做免費服務。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洛吉附設中學上初中,記得當時中甸高原照相館的攝像師到洛吉下鄉(xiāng)幾個月,進村入戶給老百姓拍攝照片,深受老百姓的歡迎?,F(xiàn)在當?shù)乩习傩帐詹氐脑S多照片,是在那個時候拍下來。

在我的記憶中,有不少的記憶值得懷念,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相機是稀罕物;八十至九十年代,挎著相機是件時髦事;現(xiàn)在,相機已經(jīng)全民普及。那些年的人與事,都已化為一張張影像,以不同的形式留在我的記憶中。

再后來,我到中甸一中讀高中,1987年9月考到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學院讀大學,離家鄉(xiāng)越走越遠,見的東西越來越多,見識也越來越廣。但是,最為讓我痛心的是囊中羞澀,只能在百貨大樓的柜臺前反復來回觀看攝影器材,過把眼癮,幻想著有一天我能買得起自己的相機,掛在胸前,周游世界,眾覽天下,將一切美景收攬鏡中。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喜歡衣服的人在服裝店前挪不動腳,喜歡美食的人經(jīng)不住香味誘惑,同樣,喜歡攝影的人看到相機、高端機紅圈鏡頭、金圈鏡頭就會挪不動自己的腳步。為了拍到理想的照片,在江河湖畔、雪山峽谷、深山老林,他們能把野雞都攆得四處狂飛。

1992年7月我從西南民族學院畢業(yè),分配在迪慶州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單位里有一臺新買的美能達X700手動單反膠片相機,我就借來學習攝影。當時的膠卷和沖洗費挺昂貴的,我拍了不少的片渣,交了不少的“學費”?,F(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當時這樣做還是挺值得的,畢竟打下了攝影入門基礎。

1996年7月,組織調(diào)我到迪慶州委統(tǒng)戰(zhàn)部工作,州委統(tǒng)戰(zhàn)部國外藏胞辦也有一臺美能達X700手動單反膠片相機,我就輕車熟路地用上了它。經(jīng)過不磨煉,攝影技巧在不斷提高,但我知道學習沒有盡頭,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遙遠。

值得慶幸的是,1997年10月,我被受聘為中國西藏雜志社特約通訊員,并在成都參加了首屆中國西藏雜志社特約通訊員培訓班。培訓班上,雜志社給我們配備了理光膠片傻瓜機,作為平常采訪活動的攝影工具,發(fā)揮了不少作用。

2006年,我擁有了自己買的第一臺相機,是卡西歐數(shù)碼相機,是當時比較先進的卡片機,從此告別了膠片機的使用年代,走上了新技術革命的數(shù)碼攝影道路。使用這臺相機最大的好處是節(jié)約了使用膠片的成本,圖片數(shù)據(jù)儲存功率強大。

2009年,在迪慶日報社從事新聞工作的我又買了尼康D90半畫幅單反數(shù)碼相機,把心愛的卡西歐數(shù)碼相機送給了我女兒使用,因為當時她在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學習新聞采編與攝影制作專業(yè),平時要用到。

一直得到消費者青睞的尼康D90是全球最熱銷的單反相機之一,發(fā)布于2008年8月,是第一臺具有視頻拍攝功能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2011年5月,尼康日本官方網(wǎng)頁將D90列為停產(chǎn)產(chǎn)品,正式宣布這款經(jīng)典單反正式停產(chǎn)。雖然這一款產(chǎn)品已經(jīng)停產(chǎn),但它的光榮使命還沒有結束,仍在我的手里繼續(xù)發(fā)揮作用。

數(shù)碼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攝影器材的更新?lián)Q代頻繁,產(chǎn)品種類日新月異。2014年6月尼康D810上市,同年10月我買了該款相機。這是一款高端全畫幅單反相機,有效像素3638萬,全手動操作方式,在實戰(zhàn)中用起來確實是一種享受。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通過25年與各種相機打交道,我深深感悟到,相機很重要,但自己的能力更加重要。因為自身能力還未達到駕馭相機的能力,掌控不好相機,使用不當,還不如手機拍出來的圖片,浪費了資源,浪費了器材。因此,讀懂自己手中的相機是關鍵,當然也少不了多年的實戰(zhàn)鍛煉和經(jīng)驗積累。

與相機為伴,透過小方窗感知冷暖人生,用色彩和光線描繪大千世界,將瞬間精彩定格為永恒美麗,這算是我對攝影的定義。在我的攝影創(chuàng)作中,我突出民族文化攝影,以藏學、人類學等角度拍攝了數(shù)萬張關于民族文化的圖片,記錄了自己熱愛民族文化的心路歷程。2015年,我榮獲中國地市報“五十強攝影記者”稱號。

從夢想到實踐歷經(jīng)40多年的光景,我對攝影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也算是對實踐的升華,我認為攝影是用體力、腦力、拍攝題材和器材有機結合的瞬間藝術。家鄉(xiāng)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為我提供了很好的攝影題材,更重要的是讓我實現(xiàn)了小時候的夢想。

個人認為,攝影與射擊之間有共同之處,尤其是在抓拍街景、人物、運動等對象時。不管是攝影還是射擊,都要用頭、背、手、肘、腿、身、眼等與照相機或槍配合,以站、蹲、坐、靠、附等姿勢有效地保持相機或槍的穩(wěn)定,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拍攝或射擊目標。

當然從事攝影,媒介平臺也很重要,只有作品在平臺上展示,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中國西藏》、《人民日報》、《藏地陽光》、《民族》、《云南日報》、《民族工作》、《云南政協(xié)報》、《東陸時報》、《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中國民俗網(wǎng)》、《中國藏族網(wǎng)通》、《云南網(wǎng)》、《迪慶日報》《香格里拉》等國家、省和州級的報刊雜志和新媒體刊發(fā)了我的數(shù)千張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觀等題材的攝影作品,數(shù)十張攝影作品分別獲得省級以上的一、二、三等獎。從零開始到獲獎,我經(jīng)歷了一個艱辛的過程,價值觀也從生活情趣變更到社會擔當,攝影使我的人生空間變得更加廣闊、更加豐富多彩。

攝影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用心記錄每一條生活感悟,用鏡頭定格每一個精彩瞬間,用情留下每一段難忘故事,留下的一切都是永不消逝的記憶。(張國華)

?

責任編輯:黃曉麗

上一篇:金秋心語

下一篇:讀懂“后排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