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癥防治常識 膽石癥是膽道系統(tǒng)的常見病,包括膽囊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系膽管內膽汁的某些成分(膽固醇、膽色素、鈣、黏液物質等)在各種因素作用下,析出、凝聚成石形成。靜止性膽囊結石癥狀不明顯,而發(fā)作期可引起膽絞痛、化膿性膽囊炎、膽囊壞疽穿孔、膽汁性腹膜炎及膽囊癌等,甚或危及生命;膽管內結石可引起梗阻性黃疸、急性重癥膽管炎、膽源性肝膿腫、膽汁性肝硬化及肝膽管癌等,也可誘發(fā)胰腺炎。 哪些人容易患膽石癥? 1.年齡:膽石癥的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2.女性:女性體中雌激素可通過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及膽囊排空,致膽汁郁滯;多次妊娠、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或絕經后用雌激素發(fā)病率增高。3.肥胖:肥胖患者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多,致膽固醇結石的形成。4.飲食:飲食偏葷喜甜者,膽固醇攝入過多,可造成膽固醇結晶、積聚和沉淀,從而形成膽囊結石,過甜飲食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加速膽固醇沉積;經常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縮、膽汁酸含量減少,易于結石形成;長期素食者可致攝入磷脂不足,纖維素增多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使膽汁中的膽鹽不足,導致比例失調,致膽結石形成。5.疾?。壕窒扌曰啬c炎的病人,膽汁酸吸收障礙致膽汁中成分失調,易發(fā)生膽固醇結石;蛔蟲感染者,蛔蟲逆流至膽道產卵或死亡,可為結石的形成提供結石核心;肝硬化病人,肝臟纖維化可致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功能降低,從而影響膽囊的收縮排空致膽汁淤積。 膽石癥如何預防? 飲食調控是防止膽石癥發(fā)生的最理想預防方法,預防膽結石應注意飲食調節(jié),膳食平衡。1.按時合理早餐;2.規(guī)律三餐,使膽囊定時收縮、排空,減少膽汁在膽囊中的停留時間;3.多進食高纖維飲食,如含豐富纖維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4.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5.減少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6.增加鍛煉,避免肥胖;7.減少妊娠次數,8.有上腹飽脹不適,背部脹痛,且厭油膩飲食,因警惕膽石癥,應及早去正規(guī)醫(yī)院明確診斷,檢查首選B超;反復發(fā)作結石建議手術切除膽囊,防癌變。 膽石癥如何治療? 膽石癥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治療主要為溶石、碎石、排石治療,但其療效尚不理想,極易復發(fā)及造成膽總管結石,因此膽石癥的治療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對于無癥狀性的膽囊結石,在排除存在癌變和其他并發(fā)癥的患者,可以隨訪觀察;對于癥狀性膽囊結石如急性、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或合并有并發(fā)癥者,應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等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對于臨床檢查證實膽囊有功能者,亦可采取保膽手術;對于大部分肝內外膽管結石除傳統(tǒng)開腹手術外,亦可通過內鏡技術微創(chuàng)取石。 中醫(yī)藥防治膽石癥? 中醫(yī)對結石病的防治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結石的防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常用藥方有:利膽排石湯、活血利膽排石湯等,中成藥有:加味溶石丸、消炎利膽片等,在溶石、排石及預防結石形成和復發(fā)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尤肝內膽管結石更為適用。 膽絞痛是在進食油膩或體位改變后膽石癥患者常見的臨床癥候群,針刺膽囊穴、陽陵泉、膽俞、肝俞、日月、期門等穴位可明顯緩解膽絞痛。(于博) (于博,現任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醫(yī)師。擅長肝膽系統(tǒng)、胃腸道系統(tǒng),甲狀腺、乳腺、腫瘤等手術。) (來源:甘肅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