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紀實 “這樣的培訓很及時、很管用?!痹诼犃烁呒夀r技師施春明關于如何搞好大春田間管理的專題講座后同樂村科技帶頭人余付才說:“回去后,我們一方面按照鎮(zhèn)里的要求開展二級培訓,讓更多的農民掌握農業(yè)實用技術,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學到的農業(yè)科技知識用于實踐,依靠科技進步走上致富路?!庇喔恫诺脑挼莱隽藦V大群眾對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歡迎的心聲。 今年以來,維西縣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把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來抓,整合資源,精心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素質,用科技叩開致富大門。 編寫《手冊》體現農民需要 春節(jié)剛過,維西縣農牧局研究出臺了《關于認真開展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了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出了在年內培訓10000名農民的目標任務,并把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身上。按照《方案》,維西縣農牧局按照通俗易懂、農民歡迎、經濟適用的要求,組織農技專家編寫《維西縣農牧業(yè)實用技術手冊》。農技專家在編寫手冊之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真正掌握農民需要什么,農民缺少什么,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解決什么問題。根據縣委、政府提出的農牧業(yè)發(fā)展重點和農業(yè)農村實際,編委會確定了編寫重點和編寫篇目,落實了編寫人員。經過艱苦努力,一本飽含農業(yè)工作者心血的農村適用科普讀物《維西縣農牧業(yè)實用技術手冊》與廣大農牧民見面了。這本166頁的《手冊》最大的特點就是緊密聯(lián)系維西縣農牧業(yè)生產實際,適用、管用,內容包括農作物栽培技術、經濟作物栽培技術、動物保護技術、畜牧業(yè)生產技術、農機具使用和維修技術等12個方面農牧業(yè)實用技術。 據統(tǒng)計,到6月18日,維西縣農牧局結合開展現場培訓向農民發(fā)放〈〈實用技術手冊〉〉5000本,到整個現場培訓結束時達到向農民發(fā)放10000本的目標。 基層培訓適用管用 從今年4月開始,維西縣農牧局組成由6位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農技專家組成的“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專家組深入到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開展農牧業(yè)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在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領導下組的領導下,專家組在培訓工作中結合實際認真編寫講義,認真授課,做到農民愿聽、愛聽、聽得明白。 在塔城鎮(zhèn)巴珠村培訓現場,一位名叫央宗的科技示范戶告訴記者,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及時雨,我們需要什么,他們就給我們講什么。我們村積極發(fā)展土雞養(yǎng)殖業(yè),但缺少科技知識,生產效益低。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懂了土雞養(yǎng)殖技術,我們的土雞養(yǎng)殖業(yè)一定會越做越大。 緊密聯(lián)系農民的生產生活實際是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深受歡迎的根本。在葉枝鎮(zhèn)葉枝村等黃牛凍精改良示范點,工作組結合黃牛凍精改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手把手地教農戶改進技術。在永春鄉(xiāng)、巴迪鄉(xiāng)等鄉(xiāng)鎮(zhèn),工作組根據生豬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農戶進行生豬生產技術和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眼下正值大春田間管理的重要階段,針對病蟲害突出的問題,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教農民如何防治病蟲害。 結合開展測土施肥項目,工作組每到一地都把參加培訓的科技骨干帶到田間地頭,現場傳授測土施肥技術。 據了解,維西縣2008年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將于7月中旬全面結束,屆時將完成培訓農民10000人次的目標。 整合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過去,我們搞培訓采用的是分散作戰(zhàn)的辦法,培訓經費跟著單個項目走,資金及技術力量分散,效率低。現在,我們搞培訓采用的是集團軍作戰(zhàn),把所有的項目培訓經費捆綁在一起集中使用,把涉農各部門的精兵強將集中起來共同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這樣做有利于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本S西縣農牧局局長和建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中,維西縣把測土施肥項目、黃牛凍精改良項目等8個項目的培訓經費捆綁起來集中使用,把涉農部門的精兵強將集中起來編寫〈〈手冊〉〉、深入基層講課,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業(yè)生產,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優(yōu)化組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參加培訓的科技示范戶認為,專家編寫的實用技術手冊通俗易懂,很有用。(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