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王芹)我州自實施集中辦學工程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采取“撤、并、建”等措施,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中小學校區(qū)域布局調整步伐,使集中辦學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教育資源得到大整合。與2007年初相比,中小學校數由952所減少到177所,縮減率達81.4%。校均規(guī)模中學達1751人,接近2007年初的3倍;小學達180人,接近2007年初的5倍。 教育基礎設施得到大改善。兩年間,全州教育建設專項投入超過了“十五”、“十一五”兩個五年計劃的總和,完成了52.3萬平方米的校舍及配套設施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1.34億元。 高中階段教育得到大發(fā)展。2010年起,三縣普通高中學校按計劃停止招收高中生,州直3所普通高中擴容建設一期工程相繼完工。州直學校新校區(qū)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啟用,三縣普通高中教師轉移調配工作順利完成,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高中階段學校連續(xù)兩年擴大招生規(guī)模,共計招生6732人,高中階段在校生達8550人,比2007年初增加3169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53.1%,比2007年初提高了19.7個百分點。 教育體系得到大完善。2010年,云南民族大學香格里拉職業(yè)技術學院成立,我州實現了教育史上高等教育零的突破。同年,我州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正式獲批籌建。2011年,來自省內外的首批110名職院新生正式入駐新校區(qū),標志著迪慶初步形成了集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為一體的民族教育體系。 教師隊伍得到大提高。2010年至2011年,全州共面向省內外公開招聘具有研究生及本科學歷的高中教師165人。集中辦學后,城鄉(xiāng)教師、村鎮(zhèn)教師得到大融合,教師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學習,整體素質有了提高。 教育環(huán)境得到大改善。2010年至2011年,三縣高中新生全部按計劃轉移到州直3所優(yōu)質高中就讀,三縣初中新生全部按計劃轉移到縣城初級中學。2007年初到2011年,共有5000多名小學生不用交一分錢,從邊遠的一師、兩師一校教學點來到校舍安全、設施齊全、管理規(guī)范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完小就讀,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素質教育得到有效落實。集中辦學后,各級中小學都嚴格按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管理逐步規(guī)范有序,切實保障了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教育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民族教育和地方課程體系,從2010年起全州藏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了藏語文課程,全面推行藏漢“雙語”教學。同時,大部分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娛樂活動,在校園內營造溫暖如家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和愛好,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