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維西縣保和鎮(zhèn)拉日村扎尼洛小組文化活動場所建成了,群眾的夙愿實現了。村民都說:“我們要感謝村干部召開火塘會議調解了糾紛,落實了活動場所地基。” 扎尼洛群眾盼望修建活動場所的愿望由來已久,但因為建設活動場所的地基落實不了而無法實現。于是,扎尼洛群眾想到了當年有1.5畝集體土地借給一戶村民種植,當時組里沒有和這個農戶簽訂合同。久而久之,這塊集體土地在人們的腦海中淡忘了。直到村里要修建活動場所,村民才想起這1.5畝集體土地,并紛紛要求該農戶交回土地建設活動場所,但這個農戶就是不肯。于是,引發(fā)了糾紛,影響了團結。 群眾將情況反映到村“兩委”后,村總支書記趙鐳等干部多次到該農戶家做工作,但該農戶還是不答應。 “沒有做不好的群眾工作,只有不會做群眾工作的干部?!壁w鐳說,“通過多方面征求群眾意見和反復思考,我們找到了解決糾紛的‘金鑰匙’?!?/p> 趙鐳說的“金鑰匙”就是用“火塘會議”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召開火塘會議之前,趙鐳先后組織召開了支委會、支部大會,拿出了“火塘會議”的方案。 2018年12月2日晚,“火塘會議”召開了,扎尼洛每戶都有一名代表參加會議。按照議程,群眾代表先后發(fā)言,講了這塊土地的來龍去脈和自己的看法。當事人也談了自己的看法。群眾充分發(fā)表意見后,趙鐳組織大家學習《土地承包法》的相關章節(jié)。 通過以上會議環(huán)節(jié),群眾明白了事實真相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心里亮堂了。會議的最后一個議程就是無記名投票表決。表決結果:收回1.5畝集體土地作為扎尼洛活動場所建設用地。 集體土地收回來了,活動場所地基問題解決了,群眾滿意了,當事人也口服心服了,糾紛成功調解。 據了解,拉日村在清理集體資產工作中,普遍利用“火塘會議”這把“金鑰匙”調解糾紛,促進和諧。近兩年來,拉日村經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從未發(fā)生過越級上訪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