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作品“關(guān)愛”。(高劍平) 癡迷根雕30年 1964年參加工作后,趙建華就在稅務(wù)部門工作,1974年,調(diào)到州財政局上班。后來,財稅分離后,他擔任了迪慶州地稅局第一任局長,1998年退休后與孩子一起居住在建塘鎮(zhèn)建塘路。無論是在上班期間,還是退休后,趙建華從來沒有放棄過根雕技藝。趙建華的創(chuàng)作室設(shè)在家里的三樓陽光棚里,上百件各式各樣的根雕滿滿當當?shù)財[滿了整個空間,動物、人物、風景、底座等,應(yīng)有盡有。這些作品神態(tài)逼真,妙趣橫生,處處透著濃厚的香格里拉文化韻味。30多年的根雕生涯,讓趙建華對許多質(zhì)材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去取舍,才能表現(xiàn)出作品的主題。 2000年,他的作品《大展宏圖》用了杜鵑樹根,經(jīng)過電鉆去邊、銼刀造型、砂紙打磨的工序,花了10天才完成。這件作品塑造出蒼鷹雄踞樹上展翅欲飛的形象,其神態(tài)活靈活現(xiàn),仿佛馬上就要沖上九天云外。體現(xiàn)人類關(guān)愛的作品《鶴》,創(chuàng)作于2002年,趙建華選擇了西南樺質(zhì)材、抹土漆,一大一小黑頸鶴,動靜結(jié)合、輕巧盈動,大鶴深情款款回頭注視小鶴,小鶴伸頭致意。之后,幾年內(nèi),他的沙棘根雕《頑皮猴》、《金鳳凰》、《龍騰盛世》等先后完成,都各有各的精妙之處。 趙建華愛好根雕出于偶然。有一次,路邊一塊造型奇特的樹根引起了他的注意。平時,他就擅長書法,出于對藝術(shù)的敏感,趙建華立馬將它帶回了家。用刻刀稍加雕飾,朽木竟變幻出了精美的造型。從那時起,他便迷上了這門藝術(shù),一有空便到山上、林間搜尋樹根。每找到一根“好料”,他都興奮異常,趕緊抱著跑回家,飯也不吃就開始構(gòu)思雕刻。 為了這個愛好,閑暇時他最常光顧的地方,是香格里拉縣境內(nèi)的大大小小的河流、荒山荒坡。趙建華說:“因為那里有很多廢棄的樹根,冷杉、杜鵑樹、沙棘、櫟樹、紅松、豆腐渣等的根部都可以入材,每年三、四月份,我便要去河邊撿枯枝朽木,里面寶貝可多了”。 有一次,春節(jié)過后,他去雙橋附近的河邊撿樹根,被春寒料峭的河水沖跌倒,回來患了重感冒。他卻開心于自己找到了一段沙棘根,這段難得的質(zhì)材被他制作成了作品《舞》,烘托出一位弦子舞者忘我的表演氛圍。對于能夠用于雕刻的樹根,趙建華非常挑剔,因為在他看來,根雕藝術(shù)講究自然、巧用,所以每撿回一塊樹根,他都會先根據(jù)樹根原有的外形進行構(gòu)思、創(chuàng)作,絕不過多人為粉飾。 每一件作品,他都能講出一個幕后故事。一件叫“花生王”的根雕,是趙建華最為滿意的作品之一,它上面紋理清晰,線條古樸,活脫脫是一個剛從地底下挖出來放大了上百倍的帶殼花生。如果走近聞,好象能嗅到泥土的芬芳。“因為撿到這塊瘤根時,就覺得它像春華秋實的花生,外形自然天成,于是一點一點就勢取形,花了一個月功夫才完成作品。”趙建華介紹,根雕界說的“樹陰”就是樹根上的種瘤,如果冷杉等得了種瘤不治理,有的老樹就會慢慢死去,如果把冷杉“樹陰”挖掉,樹木就可以健康生長??墒沁@些種瘤卻是做球形根雕最好的質(zhì)材,這樣不僅能變廢為寶,而且可以醫(yī)好樹病,趙建華感到很欣慰。2011年,趙建華路過一個修路的社區(qū),撿到一塊黃連樹根,他左思右想,反復(fù)雕刻,后來制作成了《回眸》,他解釋說:“這只馬鹿深情回頭,好象在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其實,根雕質(zhì)材不問出處,只要點撥得當,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退休在家,趙建華全身心投入根雕創(chuàng)作中,他發(fā)現(xiàn)根雕不僅可以用來觀賞,還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他把收集的樹根精心雕刻,再刷上根漆,根據(jù)不同形狀做成小盆景、筆掛、衣架、拐杖。香格里拉縣城許多人搬新家,逐漸形成在客廳、臥室、書房內(nèi)擺根雕的風尚,取意“辟邪、納?!?。有親戚朋友感興趣,央求購買,他便慷慨相贈,甚至還會應(yīng)大家的要求,量身制作。2009年,一位北京的朋友聽說趙建華作品新、奇、怪,就專程來迪慶交流,并且軟磨硬磨買走了7件作品。過后,趙建華十分后悔,他覺得自己每一件作品都彌足珍貴,獨一無二,決定今后不外賣,全部收藏家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開他三樓的工具間,里面“長槍短炮”一應(yīng)俱全,雕刻機、吹風機、斧、鋸、刨、錘上百種大小工具,投資超過上萬元。自從迷上了根雕,趙建華也精通了木匠活,能做簡單的家具物什。根雕的木底座,就是他自己完成的,上面的毛筆字也是自己的墨跡??梢哉f,他的每一件作品所有環(huán)節(jié)全部出自己手,集書、畫為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