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璇 吳孟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吳孟璇是有著淺淺酒窩的清秀女子,沒見過她之前,便讀過很多她的散文,見到她之后,便記住了她有著淺淺酒窩的盈盈笑容。 1978年2月,吳孟璇生于維西縣一個漢族家庭。無論是在讀書期間,還是之后在維西縣中路鄉(xiāng)衛(wèi)生院、州政府發(fā)展研究室、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直是她不歇的業(yè)余愛好。 說到寫作,吳孟璇自有一番心得:“寫作是一門手藝,猶如有人會繡花,有人會織布、打毛衣、縫鞋墊,都是需要心手合一,是需要用手來表達的活兒。小時候喜歡看書,看著看著,就開始思考,思考之余,就用筆來記錄。一直認(rèn)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藝術(shù)到一定的境界是相通的,詩歌和音樂一樣都是媒靈,是借以讓我們接近一個向往的世界,譬如世人一直向往的香巴拉圣國,或者失落的香格里拉,也許那個世界是存在的,寫作或歌唱的人,到一定的程度,就成為神與人對話的媒介。這是一種珍貴的靈感,是一種賜予,需要每個寫作者保持內(nèi)心的潔凈和敏感,保持對公平和正義的理解把握?!?/p> 吳孟璇是下班基本宅家的人,用別人打麻將和閑聊的時間來寫作,尤其是夜深人靜之際,愉悅地看自己的文字之舞,讓它們從心深處涓涓流出:“作為一名寫作者,用筆來表達是一件幸福的事,猶如年少時寫情書,當(dāng)靈感之源涌上來,看著一篇完整的文字展現(xiàn)在面前,總是有小小的成就感?!?/p> 吳孟璇表示寫作與她的工作是有沖突的,工作需要理性、平衡、節(jié)制,時間性很強,而寫作猶如溪流山澗,有些隨性,靈感來襲,需要相對的時間和空間。不過雖然有所困難,她還是慢慢度過了難關(guān)。 香格里拉這片沃土是寫作者的靈感之源,這里的山山水水給吳孟璇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力量,自小,她便體會到這些文化在這片廣漠大地上的影響,隨之接觸到這片熱土上發(fā)生的變化,她喜歡從書本以及自己的經(jīng)歷中感受政治、歷史、社會的發(fā)展在此地的變遷:“我們經(jīng)過的時間,在未來后世,就是歷史。” 說到寫作與自己的生活,吳孟璇說:先做人,再做事。作為一名母親、女兒、妻子、同事、下屬,親歷恭為的事太多,她認(rèn)為帶給別人幸福和快樂是一個人最根本的素質(zhì),所以在處理好各種關(guān)系后,她想游萬里路,讀萬卷書,然后寫出具有靈性的、能給人溫暖的文字,像如一本小說,不要太厚,如《小王子》一樣薄,但是可以從中讀出無限體會;還比如寫一本游記,用自己的眼看世界;再比如寫一本散文,抓住在生活的縫隙間發(fā)現(xiàn)的美好、憂傷和思考。 “如果覺得由于生活等各種原因,自己沒有足夠的正面能量,沒有足夠的氣場、經(jīng)歷、體會來寫出溫暖的文字,那就只閱讀,不寫??磩e人體會的美好?!?/p> 單增曲措:快樂生活,快樂創(chuàng)作 單增曲措,中國作協(xié)會員,是出生在奔子欄鎮(zhèn)娟麗的藏家女子,高個,長發(fā),性格率真。她于200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迄今已在《人民文學(xué)》、《詩刊》、《中國民族》、《芳草》、《西藏文學(xué)》、《邊疆文學(xué)》、美國的《今日》等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歌上百首。已出版詩集《香格里拉一個雪域女子的詩意表達》、《雪》。詩歌被入選《中國詩文優(yōu)秀作品選》。作品曾榮獲多種文學(xué)獎。 一個寫詩的女子,總會給人以不食人間煙火、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感,但是,如果你結(jié)識了她,你便會感受到她的熱情。由于丈夫在異地工作,她一個人一絲不茍地帶著讀書的女兒。當(dāng)你看到她把自己裹在肥大的居家服里,變戲法似的在煙霧繚繞的廚房操作臺一樣樣弄出蕎糕、紅燒肉、醬爆茄子……你會暫時失憶,不知如何才能將眼前這個女子與那個詩歌里拈花把酒的女詩人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這就是丹增曲措,家庭是魚,詩歌是熊掌,她兩者都要。 寫作的初衷只是因為喜歡,于丹增曲措而言,創(chuàng)作是一個越來越廣袤的世界,文學(xué)是她的信仰:“人類最基本也最寶貴的情感,那些靈魂深處最黑暗也最頑固的困惑,最豐富也最純凈的理想都是寫作這個河床里的珠寶,寫作可以表達對世界的感悟,讓我們體驗有味的人生。寫作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的超越時間的局限。” 在丹增曲措看來,寫作和做人一樣,最重要的是誠實?!罢f真話,掏出自己的心”,這是巴金老人的座右銘,也是丹增曲措的座右銘。說到現(xiàn)實生活與寫作之間的沖突,丹增曲措直言不諱:“沖突自然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矛盾無處不在,就得看你如何去解決。寫作也是一種表述,寫作來自生活,生活包括工作、家庭生活,工作中需要表述,生活也需要表述,寫作就是很微妙地把它融為一體。生活中很多最生動、最豐富的、最基本的東西,是一切寫作的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彼J(rèn)為,寫作者應(yīng)深入生活,而不是抓拍生活,更不是奴隸式的伺候生活,而是用心去觸摸生活,選擇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去觀察、體驗、研究。 說到香格里拉與自己寫作的關(guān)聯(lián),丹增曲措說:“迪慶是我美麗的母親,我喜歡用寫作走近我的母親??拷赣H的理由是溫暖,母親帶給了我無盡的溫暖,我孤獨,失意時,失敗時,失去前行的勇氣時,至少還有母愛包圍著我。” 誠實的人也許會遭遇許多麻煩,但丹增曲措是快樂的:“快樂生活,快樂創(chuàng)作,用誠實的態(tài)度寫作,挖掘人心的愛。我一直很清醒,本分地寫作,也不貪圖什么光環(huán),那會得不嘗失,說到底,每一個作品都有她獨特的氣息與性格,有意識也罷,有追求也罷,最終都要用成品來說話的,只有讀者和時間才具備檢驗作品的慧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