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春秋左傳》記載,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到一塊精美的玉石,想獻給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獻玉的人以為子罕懷疑玉石是假的,便說:“這塊美玉我請玉匠給鑒定過,他說是塊寶玉,所以才敢拿來獻給你。”子罕回答說:“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寶,我也失去了寶。所以,我們還是各存其寶為好。”那人聽后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么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 ?/p> 宋國一些年高德劭的人對此評論道:“子罕并非沒有寶物,只是他所珍視的與常人不同罷了。如果用和氏璧與道德至言讓圣賢的人挑選,那么,圣賢之人就會選擇后者。智慧越高深的人,他的選擇越精明;智慧越是粗下的人,其取求也就越低劣。只有明白這一道理,才會領悟子罕所珍視的才是無價之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