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整改、抓落實、見成效,這是當前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整改怎么抓?落實怎么接地氣、符民意?唯一的檢驗標準還是人民群眾對整改措施擁護不擁護,歡迎不歡迎,滿意不滿意。從這個角度講,整改措施贏得群眾的滿意和擁護,是整個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 人民群眾如何才能滿意?如何才能擁戴整改措施?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整改要突出針對性,倡導實效性,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切忌“一鍋煮”,正如云南人人愛吃的米線,大鍋也能煮,小鍋味更美。 比如說縣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是他們如何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歪嘴和尚把經給念歪了,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各項惠民政策不落地、浮于半空;也不能為了一己之私,為了個人政績,或是急功近利,置五位一體的科學發(fā)展觀于不顧,上馬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此等勞民又傷財的施政方針,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整改期盼之心急切之至;而對于執(zhí)法監(jiān)管部門、窗口單位、服務行業(yè),人民群眾最痛恨的就是具體辦事兒的工作人員,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真心誠意為人民群眾辦事兒,不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吃拿卡要,對群眾急需辦理之事項,或推萎拖著不辦、或扯皮頂著不辦,甚至于一些執(zhí)法部門,本應守護好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在緊要關頭、危急時刻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但是人民群眾卻相反遭遇到執(zhí)法不公等問題,此等事項人民群眾整改期盼之心早已有之;又如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日常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最為緊密,最為頻繁,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等許多事項都與之相關,然而有的地方卻出現(xiàn)了工作人員不負責,不熱心,一件事兒人民群眾跑幾趟都辦不了的情況,人民群眾對此也是反應強烈,重點要求解決責任心不強、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等問題。 由此觀之,圍繞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人民群眾對不同部門、不同行業(yè)、不同人員的訴求和期待是不一樣的,對不同行業(yè)、不同部門、不同領域,人民群眾的期盼點和關注點都有所不同。因此,整改切忌“一鍋煮”,既不能張冠李戴,把群眾對此部門的關注點讓彼部門也整改,從而滋生新的形式主義;更不能李代桃僵,不問具體問題和實際情況,生硬的搞一刀切,“一鍋煮”,蜂擁而上,從而滋生新的官僚主義。而是要根據實際分門別類,注重傾聽群眾的呼聲和訴求,注重人民群眾的感受,注重整改成效,精心調制出小鍋米線的味道,如此方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由衷的為教育實踐活動點贊。(拈花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