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袁貴仁指出,《意見》的貫徹落實要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特別是加強教材建設和課堂講壇管理。加強對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xiàn);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此言一出“果然”引起了輿論的一片嘩然,贊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不少,一些文人、網(wǎng)絡大V迅速窮盡尖酸刻薄之語言,對袁部長的發(fā)言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之,在輿論界旋起了軒然大波,面對如此情景,作為一名基層的教育工作者,不免要為袁部長的這番言論擂鼓助威、搖旗吶喊、助一助陣。 整體思量、不可以點帶面。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華文化雖歷經朝代更迭、外族入侵而綿延數(shù)千年不絕,成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但是客觀的說近百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文化應該是西方文化,包括我們堅持的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來自西方文化,我們面對外來文化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外來文化的一貫原則,中國共產黨人善于把西方文化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系列社會主義理論,袁部長的言論絕不是全盤否定西方文化和西方價值觀,而是要否定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中的糟粕部分,可是別有用心者往往喜歡抓住中國文化一字多意的特點,玩起了以點帶面的伎倆,妄圖蠱惑人心,擾亂中國社會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堅定立場、明白為誰服務。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要深知為何要加入黨組織和國家公職人員隊伍,既然加入了就應該履行維護黨和國家形象的義務,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有反黨反社會的言論時,應該據(jù)理力爭說服對方放棄錯誤的思想,不能做那些自打自臉、自掘墳墓的事,作為引領中國文化發(fā)展方向,引領青年學生思想潮流的大學教師,更應該知道“食君之祿、必行忠君之事”的道理,明白一個國家公職人員應該為誰服務,大學教師的職責是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有用之才。袁部長發(fā)言只是道明了教師應該為誰服務的問題,有必要受到眾人的群起而攻之嗎? 明辨是非、認清形勢。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誕生了多少帝王將相,但正真能名留青史的又有幾個?那些能載入史冊名留青史的帝王將相,所在的王朝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疆域廣闊、國家富強、軍隊驍勇、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yè),今天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在外部環(huán)境戰(zhàn)火紛紛的形勢下,依然保持著國家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普通群眾怡然自得的享受著每天的祥和、快樂、幸福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夢想近在咫尺。一部分別有用心者卻不斷的鼓吹所謂的西方民主、西方價值觀,蓄意挑起民眾對國家和社會的不滿,妄圖天下大亂好從中謀利,袁部長的講話,只是清晰的警示了這些別有用心者要明辨是非、認清形勢。(維西縣教育局 趙永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