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的政治游戲 去年到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沒多久,旁聽了一場審理原卡扎菲政權高官的聽證會。內容沉悶無聊,形式卻很特殊,讓人難忘。 聽證會地點設在哈德巴監(jiān)獄,幾名警衛(wèi)背著槍,與其說護送,不如說監(jiān)督著記者團進法庭。37名利比亞前政府高官排開兩行,坐在鐵籠內。 籠外熱鬧,閃光燈啪啪耀眼,當地記者低聲交流,指人認人;籠內卻是死一般的沉默,有人垂頭喪氣望天嘆氣;有人滿不在乎,噘嘴撇眼睛,一臉痞相;還有人眼神直勾勾地瞪人。出席聽證會也有待遇差別,坐籠的相當于“省部級官員”,最知名的前情報部門主管、人稱“劊子手頭子”塞努西坐在第一位,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通過視頻出庭,三子薩阿迪干脆沒露面。 采訪后出監(jiān)獄,同當地記者交談,他們大多認為這些人罪有應得,殺過誰,睡過誰……有個記者路上卻小聲和我說,他喜歡以前的生活,現(xiàn)在是“勝者戴王冠,輸者遭唾棄”。那句話,中文翻譯過來,似乎是“成王敗寇”。 【被理想騙了】 利比亞眼下“敗者為寇”,不過“勝者誰王”,老百姓說不清楚。 卡扎菲政權之下,利比亞與“民主”、“自由”這些西方概念雖不搭邊,不過許多當地人說,那時沒有現(xiàn)在這么亂。 2011年“革命”前,的黎波里海邊許多人捕魚、抓螃蟹、烤玉米;近幾年治安糟糕,沙灘上游人不再,丟下許多癮君子的針管,海邊變成危險地帶。市區(qū)里,不少武裝沖突波及居民區(qū),一些樓房外墻被打成篩子。 首都市區(qū)經常斷水、斷電,汽油供應不足。有幾次武裝沖突,起因是加油站排長隊時有人“加塞”。 聯(lián)合國利比亞支助特派團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僅2014年5月以來的大小武裝沖突已致使至少1000人死亡,10萬利比亞人流離失所,15萬人已離開利比亞。 【樹倒猢猻散】 強人卡扎菲死后,國家失控了。在利比亞,東部軍閥主張“聯(lián)省自治”,宗教勢力提倡政教合一,中部軍閥叫囂武力統(tǒng)一,誰也不服誰,于是就動槍動炮。 前不久,利比亞一些議員鼓動投票,宣布暫停實施“政治隔離法”。這意味著卡扎菲時代的官員(包括卡扎菲的兒子)又可以在新政府做官了。 利比亞人回憶,2011年推翻卡扎菲后,全國氣氛歡騰。各路反對派領導人受到擁戴,在各家電視臺演說,民眾在廣場游行,慶祝勝利。 這些領導人頭頂的“革命光環(huán)”不久便褪去。在卡扎菲家族崩塌留下的權力真空面前,他們成為“政治投機者”、 “骯臟的政客”。軍閥割據,國家四分五裂。 大軍閥如米蘇拉塔、津坦、石油保安局頭子,軍事、政治資本雄厚,可以左右權力分配、政府任職。小軍閥則數不勝數,幾十桿槍就是一支隊伍,正規(guī)點的成立保安公司,守衛(wèi)企業(yè)、樓宇;不正規(guī)的收取“保護費”,為一方居民“扛把子”。 當地雇員開車,每去一地,總會告訴我這是誰的地盤。問哪里是利比亞中央政府的地盤?雇員笑了,沒有回答。(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