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上遍布的戰(zhàn)爭遺跡,楊金滿幾乎全部探訪過。 土生土長的楊金滿對松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常常帶游客到游路看不到的地方尋訪戰(zhàn)爭遺跡。 這是楊金滿的家,當年被日軍用來做野戰(zhàn)醫(yī)院。 多年來,楊金滿在松山上找到了許多戰(zhàn)爭遺物,他一件也舍不得賣,說是要好好保存。 楊金滿帶著游客在松山上找到彈片。 今年以來,只要你來到松山,就會發(fā)現這里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新增加許多為游客服務的基礎設施外,你還能跟隨一支由當地58名村民組成的“土導游”隊伍游遍松山。 在這支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54歲的楊金滿,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之前在松山上當過多年的護林員,松山上的每一寸草木對他來說可謂是如數家珍。 楊金滿的家在大埡口村黃家水井,他現居的房屋也是一處赫赫有名的抗戰(zhàn)遺存——當年曾作為侵華日軍113聯隊的野戰(zhàn)醫(yī)院。 “日本人來到后,我爺爺就帶著父親等一家人逃亡,等打完仗回來后才知道,自己的家一直住著很多日本傷員。因為日本人比較頑抗,后期遠征軍發(fā)起對松山的總攻后,還在我家發(fā)生過激烈的戰(zhàn)斗,最后將所有的日軍都打死了。”楊金滿說,他們一家在戰(zhàn)后就一直住著老房子,70年都沒有動過。 近年來楊金滿也和很多當地人一樣,熱衷于收藏戰(zhàn)爭文物。在楊金滿家,有很多有關松山戰(zhàn)役的文物,有鋼盔、刺刀、炮彈殼、酒瓶、碗、鋁質飯盒、子彈殼、醫(yī)藥箱、坦克履帶、馬鐙等,兩麻袋收藏品幾乎鋪滿了整個陽臺?!斑@里面有日本人的,也有遠征軍和盟軍的。” “我是松山上第一個當導游的本地人?!睏罱饾M介紹說,在此之前,他16年來的角色一直是松山的護林員。2009年后,來松山的游客越來越多,楊金滿順便帶這些游客到處轉轉,給他們講講故事,沒想到還很受游客的歡迎。做導游給他增加了可觀的收入,最多一次帶的游客有100多人,由他牽頭,松山文管所專門培訓了一支由當地村民組成的講解隊伍,持證上崗?!拔?guī)资陙矶荚谒缮缴仙?,當年老輩人拼死抗?zhàn)保住了家,現在我們后輩人更要愛松山,我要守護松山一輩子……”楊金滿說。 “現在,越來越多的松山人也和楊金滿一樣,從原來一窮二白到挖山吃山,再到現在保護意識的復蘇,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蹉跎和修煉?!彼缮轿墓芩L陳院峰說。(云南網) ? |